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反割台斗争)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1162438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0年前后)帝国主义指欧洲国家——也包括后来的日本和美国——对世界的控制。有时这种控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大事年表(部分)

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军入侵
1878年左宗棠收复了新疆
1894年黄海海战抗击日军
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899年义和团抗击列强侵华
1911年辛亥革命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00年前后,西方国家“对世界的控制”的三种主要方式,并概述列强的侵略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边疆地区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历史上生活在边疆地区的众多部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也比较复杂。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在完成统一大业的实践中创造了统一边疆地区的不同模式,大体可归结为三种,其一是以和平方式完成统一;其二是由间接管辖到直接管辖;其三是以武力实施统一。17世纪后,在古代中国内边防务问题依然严重存在的同时,现代意义上的边防即外边防务问题开始提上议事日程。面对变化的形势,清朝统治者仍沉迷于以治理“内边”为主的边疆政策的传统中不思进取,致使清前期边疆政策的辉煌成就很快成为明日黄花。清后期边疆政策的全面破产,成为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一个重要原因。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1865年,来自中亚的阿古柏入侵新疆,建立了所谓的“哲德沙尔”国。1871年,沙俄公然出兵新疆,武装侵占了伊犁地区。18755月,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西北军务,全面负责规复新疆。经过一年半的时间,清军完全消灭了阿古柏政权,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全境。1881年清廷派曾纪泽赴俄谈判,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次年收回了伊犁。左宗棠曾多次上奏朝廷,阐明新疆设省的必要性,建议在各地设立新的行政建置,直接管理各地民政事务。188411月,新疆行省正式建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前期边疆治理的特点,并指出清代后期边疆政策破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时期治理新疆的手段,并说明其积极意义。
2022-12-07更新 | 5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为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1895年,日本趁中日战争之中清政府败局已定,窃取钓鱼诸岛屿,划归冲绳县管辖。

材料二   当清政府与日本签订条约的消息传来,台湾人民鸣锣罢市,集会示威,发誓:“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徐骧领导的义军,英勇抗击了日军。他在临终前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材料三   1943年12月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就意味着日本将台湾、包括其附属的钓鱼诸岛归还中国。

材料四   (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

—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

(1)材料一中的“钓鱼诸岛”是在中日哪场战争之中被日本窃取的?请写出这场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2)据材料二,举出当时一位领导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的爱国领袖(除徐骧外)。据材料二回答,台湾人民在反割台斗争中,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3)根据材料三回答,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和台湾光复的具体时间。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国内意义。

(4)材料四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描述?日本当局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018-10-16更新 | 5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自古以来,统治者都极为重视边疆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云贵总督)鄂尔泰曰:“改流之土民宜(应当)从国制。”由于改流百姓仍听土目管辖,生活习俗依然如故,鄂尔泰建议应允许改流之民自愿效仿满族剃头,不得强迫;改流之地的把目、火头应改名为保甲制度中的里长、甲首,且无恶迹的土目也不必迁至内地应继续令土目管理当地夷民。

——马业辉《雍正朝云南改土归流再探》

材料二 1759年,乾隆帝派遣清军平定天山南北叛乱。他认为“汉时西域塞地极广,乌鲁木齐及回子诸部落皆曾屯戍,有为内属者。唐朝开府,扩地及西北边,今遗址久烟”,遂以“新附旧疆”之意将该地区命名为“新疆”,并设伊犁将军负责统辖。1878年, 左宗棠率军平定入侵的阿古柏势力,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全境,下令将沉重的徭役制改为按亩征收赋税;开辟移民开垦地区,允许回汉人民赴南疆生产生活;实行屯田制,发展种桑产业和边境贸易;聘请德国技师用机器勘探矿源,创办阿克苏制造局和库车火药局;兴建义务学堂,科举录用大量少数民族考生。在他多次建议下,清政府改变只理军政不管民事的体制,于1884年把将军辖区改为新疆行省。

——据纪大椿《论晚清新疆以建省为中心的改革》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治理“改流之土民”的具体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土归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乾隆将天山南北称为“旧疆”的历史依据,并概括晚清左宗棠治疆措施的主要特点。
2021-05-01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