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11735922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中国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上的这种转变,推动了
A.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B.五四运动的爆发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世纪末以来,中国民主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又出现了英国式立宪和日本式立宪、无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对立。对于究竟在中国采取怎样的政治体制,一直存在着争论。近代出现的这些争论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人
A.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
B.对政治民主化的不懈求索
C.认清了西方民主政体的利弊
D.民主思想观念的形成艰难
2018-01-02更新 | 2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陈独秀、李大钊等曾相信,社会的变革,只应“由人民自己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创造……地方自治和同业联合”的组织,逐步造成民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以此来使国民直接成为国家主人,从而达到“打破阶级制度”“实行共同劳工”和“公有主义”的目的。这说明此时的陈独秀、李大钊
A.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赞同苏俄式的革命道路
C.倾向和平的建成社会主义D.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
2018-01-12更新 | 1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19年后,在《新青年》《晨报》《新潮》等报刊上关于劳工话题的文学作品猛增,作品的主人公有铁匠、农夫、学徒、店员、纺织女工等劳工群体,这些人物形象基本上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这种变化说明
A.中国共产党成立条件成熟B.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C.新文化运动性质发生变化D.社会主义已成为时代主流
2021-02-19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