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政治类热点 > 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3 题号:11737786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阐释论证

材料   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指出:“从来就没有过什么亚细亚生产方式或者闭关自守,停滞落后的东方。早在欧洲兴起之前,在1400年到1800年前长达几个世纪的时段里,一直存在着一个围绕亚洲尤其是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到19世纪这种局面才开始扭转,欧洲在很长时间里实际上只是这个世界经济体系的次要和边缘部分。由于一种偶然的机遇,首先是欧洲与美洲获得了黄金白银,凭着大量的白银资本使他们能够在通往亚洲经济列车上购买一张三等舱的车票,然后又流去亚洲的资源,最后才取代亚洲成为世界经济列车的火车头。在19世纪至20世纪东方失去世界中心的地位,有似雄狮不经意的打了个盹儿,世界终究还是要重新面向东方。”任务:根据你所了解的近现代中西方历史知识,针对上述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阐释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说理透彻,论从史出,条理清晰。
【知识点】 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世纪教会统治时代,人们认为夜里魔鬼出没,异端活跃,它们都是上帝的敌人。每当夜幕降临,城门关闭后,宵禁和治安巡夜就开始了。此时,街面上空空荡荡,室内停工歇业。

15世纪初,欧洲一些城市要求临街住户在一些指定的夜晚挂出油灯、蜡烛等灯具,其目的不是考虑市民夜行,而是改善治安条件。

17世纪,夜生活开始出现,但大多数市民还没有介入夜生活,普通商店仍然是蜡烛一亮就关门。到18世纪初,一些曾属贵族圈子的娱乐活动开始扩及民间。例如化妆舞会,普通民众只要买一张票就可参加,舞场上点起的蜡烛多达500支,舞会一直持续到半夜。

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上半期,剧院、俱乐部、赌场、酒馆成为欧洲人夜生活的主要场所。汽灯很快普及,灯光的使用已超越了实用照明的范围,成了一种炫耀和吸引眼球的手段,强烈地刺激了人们的购买欲。与此同时,夜晚劳动的行业比比皆是,劳动时间向夜晚不断延伸,夜班工作制形成。

19世纪90年代,英法等国相继实行8小时工作制,采用两班制或三班制劳动。三班工作制把整个夜晚都纳入劳动时间,夜以继日终于成为现实。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夜班劳作没有减少,电讯、交通、能源供应、新闻媒体、医疗健康,以及一些商店和休闲场所,都提供24小时服务,更多的劳动者在夜间忙碌。

——摘编自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欧洲黑夜史”,拟定一个主题,并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5-17更新 | 572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往的学者无不强调中国加入“发达”世界的努力及市场一体化的正面影响,但大多数农民却希望政府能继续提供防治自然灾害、治理河道、赈恤贫穷、清剿土匪、惩治腐败等传统服务。但被重商主义思潮左右的政府,把各种资源和服务集中到了沿海地区,对不能为其增加工商税收的“腹地”放任不管,甚至不承担应尽的使命,使得腹地的社会生态急剧衰败。结果,正是那些在新的治国战略中被政府视为无足轻重的区域,农民群起抛弃了政府,许多人最终转向了革命。可见,这部著作不仅有助于弥补以往学术上的偏差,甚至有助于解释20世纪中期中国所选择的新方向。

——摘编自马俊亚《国家服务调配与地区性社会生态的演变——评彭慕兰著〈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6-04更新 | 25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国近代转型史。所谓转型就是把落后的“传统中国”,转变成进步的“现代中国”。这种转型是一转百转的。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宇宙观、人生观、政经理论、价值标准无一不转。从总体上说来,我们近代转型运动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但是政治转型则迟至五十年后的戊戌变法,企图把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转变为英国式的君主立宪。戊戌变法彻底失败了,孙中山接棒,要用暴力革命来废除帝制,改采美国式的共和政体。

——摘编自唐德刚《段祺瑞政权》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近代(1840——-1949年)社会转型的心个方面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1-10-10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