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 宋朝以前市的发展与特点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8 题号:1178367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之多,阶层之广,是中国古代所罕见的。唐玄宗不仅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马球能手,而且爱好围棋、斗鸡。与前代主要作为宫廷娱乐项目和军事训练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相比较,唐代体育已趋于大众化。足球用球和球门已与现代足球非常接近,除两队角逐、竞争胜负的踢法外,还适应不同参与者产生了其他踢法。女子不仅和男子一样进行打球、骑马、射箭、弈棋等体育活动,而且还创造出一些自己的专门运动项目。

——摘编自黄中安《论唐代的体育活动》

材料二宋代体育运动主要有田径、球类、射箭、摔跤、举重、游泳、马术、武术、荡秋千、放风筝、拔河、龙舟竞渡、登山与踢毽等运动。宋代体育对身体对抗性不再热衷,而注重技巧化、观赏性。体育活动在发展中,政府成立专门机构管理马球运动,社会出现专门体育社团来整顿行规、规范比赛。体育器材等作为商品进行大批量生产,开始走入民间为广大人民服务。宋代体育出现了《角力记》《丸经》等总结性的专著。

——摘编自张利华《宋代体育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体育运动发展的异同,并指出宋代体育活动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体育运动发展的意义。
20-21高三上·山西晋中·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隋唐前期的城市布局是严格按照坊市分开,坊有坊墙,严禁居民随便出入,朝开晚闭,商业网点很少,而且大部分供奉上层人士。到唐中期,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增多,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人口也大增,“市”的扩大势在必行,沿街设铺,商业所在地便形成城市的“闹市”区。……到宋代,城市更是彻底打破市坊限制,完全开放,市场高度繁荣。《清明上河图》即集中反映了城市商业繁荣的景象——民坊、店铺交错杂处。
——摘自叶玲《唐宋城市经济的变迁及影响》
材料二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商贾所从事的商业活动一直被视为“贱业”而为人们所鄙弃。然而,受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的驱动,宋人首先冲破了“农本工商末”价值观念的束缚,“货殖之事益急,商贾之事益重”,人们不再以经商为耻,社会各阶层纷纷经营商业,出现了“全民经商”的态势。宋代的经商群体已“不再指单一的专职商人,而且,‘全民经商’中的‘民’不再是狭义上的下层民众或被统治阶级,而是包含了相当的上层社会的人群或说统治集团的成员”。
——摘自郭学信、张素英《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特征及原因析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到唐宋时期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1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闾里制”起源于先秦。简单说来,就是把城里的居民,按一定户数用高墙圈成方块状的“闾”;墙上设门,供居民出入;门侧设“弹室”一类的机构,配置“里正”一类的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内中居民。

“闾里制”至隋唐进化为“里坊制”。唐代长安城大坊内部,四门加一条十字街,小坊内部,两门加一条横街。日出开坊门,日落敲街鼓60下后关坊门。

北宋定都汴梁后,里坊制遂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街坊制”。

至满清入关,北京城居民的住宅,又再次被栅栏分割、封闭。栅栏门晨启昏闭。清朝中叶以后,栅栏渐渐消失。

——据孙大章:《中国古代建筑史话》等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中“单位大院”兴起。机关、工厂、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都可以分得一块城市土地和一笔建设资金。各单位将土地用高墙一围,在内部自行规划办公、居住资源,工作、生活高度一体化,就成了一个个单位大院。

1952年,建筑学家梁思成,曾批评“每个单位都用围墙把自己围起来,自成一个小天地”,是一种“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1964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向中央提交《关于北京城市建设工作的报告》指出:“由于建设计划是按‘条条’下达,各单位分别进行建设,北京市很难有计划地、成街成片地进行建设,至今没有建设一条完整的好的街道。……不少单位圈了很大的院子,近期又不建设,造成很大的浪费。”

——据谌旭彬:《中国城市居民小区“千年建墙/拆墙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我国古代城市居民区演变的特点及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单位大院”兴起的原因及负面影响。

2018-02-10更新 | 8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商业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   唐朝前期县以下及不满3000户的小县,不设市官管理的正规的市,只有定期市集,到唐后期由于农村商业发展,3000户以下的“要路”而“交易繁”的地方也允许设立正规之市,即使不设的地方,草市和以墟市、亥市等为名的市集也比以前更为发达。

——吴慧《中国古代商业》

材料三   余尝宦游四方,得习闻商贾盈缩。京师……四方财货骈集于五都之市……以故畜聚为天下饶。……南北舟车并集于天津,下直沽、渔阳,犹海运之故道也。河间、保定,商贾多其途,实来往通衢。

——侯家驹《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山战国时期帝业城市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政府对商业发展的政策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城市商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发展的看法。
2020-11-02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