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的工业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0 题号:11819295
下表所示为1929-1938年英、德、美、苏四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其中指代苏联的是四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百分比)
1929年1932年1937年1938年
43.331.835.128.7
5.011.514.117.6
11.110.611.413.2
9.410.99.49.2

A.①B.②C.③D.④
2020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世纪30年代末苏联工业形成了以加强国家集中计划管理为目的的部门管理体制:部一总管理局一企业。总管理局是部的主要机构,也是部领导企业的中心环节。这一领导体制-直延续到50年代中期。该体制在当时
A.沿用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B.缓和了企业与计划部门的对立
C.吸收了罗斯福新政的经验教训D.适应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2020-06-03更新 | 1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和赫们特·齐格勒认为,在斯大林领导时期的苏联,国家“推迟了公民对工业化感到满意的时间……而外界怀着蔑视、恐惧和羡慕的复杂心情注视着苏联发生的变化”。下列不属于“外界复杂心情”构成因素的是
A.苏联利用农业集体化提高生产效率B.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成就
C.苏联经济在斯大林时期已臻于极盛D.苏联的计划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17-08-08更新 | 7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29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到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这表明苏联的工业化
A.提升了苏联综合国力
B.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C.借助了有利国际环境
D.减少了社会制度对立
2019-05-10更新 | 1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