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08 题号:11832598
新文化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对西方文明,经历了一个从最初对西方科学和民主的崇拜到对欧洲列强痛恨的理性批判的过程。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爆发B.中国外交的失败
C.十月革命的影响D.工人运动的发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其特别介绍和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状况:“在这个社会里,产业的主有权是在社会上一般人的手里,由劳工来管理的”;“主张自由收用”。这些描绘反映了(       
A.中国人崇尚天下为公的情怀B.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C.国民革命运动时机趋向成熟D.马克思主义已经被社会普遍接受
2023-08-01更新 | 5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相对于五四时期“胡适们”对西方资产阶级自由观所持的固守倾向,“李大钊们”却能够自觉地与时俱进,即密切联系这种自由观在当时国内外不成功的实践效果,以及苏俄十月革命的世界性意义来进行反思性调整。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赞同西方式的自由主义B.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C.照搬苏俄十月革命道路D.反思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
2021-01-15更新 | 3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2019年12月5日,《中共党史研究》刊文纪念陈独秀诞辰一百四十周年,文中写道: “纵观陈独秀一生,经历十分复杂,既有早年的辉煌,也有晚年的凄凉。他是那个时代站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人物,对推动中国历史前进做出过重要贡献。”对此评论,以下可以作为科学论据的是
A.陈独秀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关注它如何指导中国革命等问题
B.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C.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提出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
D.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宣传马克思主义
2022-05-24更新 | 1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