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史学研究 > 史学研究方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0 题号:11865675
史料辨伪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史料实证的前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的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中外历史纲要(上)》


请从史料辨析的角度,谈谈你对史籍中“同一事件不同记载”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
【知识点】 史学研究方法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类第二类
(新罗真兴王)二十五年(564年)遣使北齐朝贡。二十六年(565年)春二月北齐武成皇帝诏:以王为使持节东夷校尉乐浪郡公新罗王。

——【高丽】金富轼等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校勘本》卷第四

三年(562年)……是岁,高丽、靺鞨、新罗并遣使朝贡。……(四年)二月甲寅,诏以新罗国王金真兴为使持节、东夷校尉、乐浪郡公、新罗王。

——(唐)李百药《北齐书》卷七

真平王(新罗真平王)四十三年(621年)秋七月,王遣使大唐,朝贡方物。高祖亲劳问之,遣通直散骑常侍庾文素来聘,赐以玺画及书屏风,锦彩三百段。

——【高丽】金富轼等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校勘本》卷第四

(唐高祖)武德四年,(新罗)遣使朝贡。高祖亲劳问之,遣通直散骑侍郎庾文素往使焉,……自此朝贡不绝。

一《旧唐书》卷一九九上

材料二   6世纪初、新罗加快接受中华文化的步伐,实行郡县制、官制、舆服制、谥法、年号、律令,使文物典章基本完备。(到唐朝时期,新罗王朝)完全接受了中华文物典章制度,衣冠、朝廷制度(执牙笏、贺正)年号,皆从唐朝制度,在国家文物典章方面完全中华化,完全儒家化。正如《三国史记》作者所论“新罗一意事中国”者耶!

——张碧波《中华文化圈中的新罗》,载《学术交流》2001年第4


(1)辨析材料一中的史料,指出据此能够确认的事实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一,指出表格中文献史料的类型,并分析其价值。
(3)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评析这一阶段中国与新罗的文化交流。
2023-04-24更新 | 28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维是罗马著名历史学家。他的《罗马史》是按年代顺序写成的通史。在西方史学中,首创通史体例。他在《序言》中说:研究研究过去的事,你可以得到非常有用的教益。你应当把这些事例作为借鉴:如果那是好的,那么你就模仿着做,如果那是罪恶昭彰而最后身败名裂的,那么你就要引为大戒,竭力避免。他的前十书具有诗歌般的格调,堪称罗马的散文诗,可与《伊尼特》媲美。历史家一致称道他对汉尼拔的描写。尽管汉尼拔是罗马的不共戴天的敌人,可是李维在揭露他惨无人道、背信弃义等特点的同时,却肯定了他与士兵同甘共苦、英勇善战等品质,特别是对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的叙述,生动地再现了这位天才的军事家随机应变、坚韧不拔的精神。

——摘编自王乃新《李维和他的<罗马史>》

材料二 班固的《汉书》在中国史学历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班固的才华得到明帝的赏识,这使得班固有更多机会利用到皇家图书资源。《汉书》完整的记录了西汉的历史,上迄汉高祖建汉,下至王莽灭亡。它创立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班固在创作《汉书》的表、志的时候并没有仅仅将眼光局限于西汉一朝一代,而是追根溯源,详细叙述历史事实的来龙去脉,这使制度的变迁一目了然。纵观整部《汉书》,班固用了最大量的笔墨与篇幅进行了列传的创作,并在每传之后进行评述,这些评述也反映出班固卓越的史识。

——摘编自陈姝君《李维与班固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维与班固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罗马史》与《汉书》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撰写史书应该包括的要素。
2022-03-09更新 | 6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下图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撰写的《三国志》部分目录,图4是元代史学家郝经撰写的《续后汉书》部分目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目录
魏书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曹操)
卷二   魏书二   文帝纪(曹丕)
……
蜀书
卷三十一   蜀书一   刘二牧传(刘焉、刘璋)
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刘备)
……
吴书
卷四十六   吴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孙坚、孙策)
卷四十七   吴书二   吴主传(孙权)
……
目录
卷一   年表
帝纪
卷二   帝纪第一   昭烈皇帝(刘备)
卷三   帝纪第二   末帝(刘禅)
列传
……
卷二十五   列传第二十二   曹操
卷二十六   列传第二十三   曹丕
……
卷四十九   列传第四十六   孙坚、孙策
卷五十   列传第四十七   孙权
……

注:括号内为后世学者注释。
(1)比较两部史书的目录,说明两者在编写指导思想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某出版社要策划出版一本《新三国史》,请你就本书编写的历史主线和体裁设计提出合理建议,并说明理由。
2022-05-04更新 | 2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