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发达的古代农业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 水利、灌溉、施肥、育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50 题号:12012269
清代诗人萧雄的《西疆杂述诗》描述了古代中国某水利工程“道出行回火焰山,高昌城郭胜连环。疏泉穴地分浇灌,禾黍盈盈万顷间。”该水利工程
A.由竖井、暗渠和明渠等几部分组成B.是汉代新疆人民的创造杰作,名井渠法
C.使关中平原地区在战国时期成为肥沃之地D.具有“深淘滩,低作堰”的重要建造特色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北宋末年,已有“东南地濒江海,旧有陂湖蓄水,以备旱岁。近年以来,尽废为田”之说。据此可知,当时
A.人地矛盾较为突出B.自耕农经济实力增强C.农田灌溉条件改善D.江南农业开发达到高峰
2019-12-04更新 | 1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下图所示为根据李约瑟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一书整理并统计得出的我国古代历朝兴修水利工程的年平均值(单位:个)。该图可用于说明(     
A.国家分裂期治水活动比较活跃B.南方水利工程逐渐多于北方
C.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愈加重视D.农业在封建经济中地位突出
2022-11-27更新 | 18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下表为“唐前后期长江下游地区水利工程数量比较表”。它反映了唐代
A.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B.长江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农业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D.江南地区开始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
2017-10-02更新 | 3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