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史学研究 > 史学研究方法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08 题号:12053969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

类别部分代表性资料内容
文集《孙中山全集》《毛泽东选集》《蒋中正全集》《胡适全集》《鲁迅全集》经过整理的著作与文稿集合,人物生平记录等
口述《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回忆中央苏区》《回忆毛泽东》《胡适自述》《鲁迅回忆录》历史事件亲历者的回忆,人物访谈记录,人物自述与他人的回忆等
报刊《申报》《大公报》《晨报》《新青年》《湘江评论》《向导》政治评论、新闻、文艺、物产证券行情、广告、启事、征婚离婚信息等
档案故宫清史档案、北洋政府档案、国民党党史会档案、中国共产党档案制度会典、 会议记录、政府文件、电报与密电、布告、手稿、函件等

——据白寿彝 (中国通史》等资料整理


根据材料信息,分别说明上述四类材料对研究中国近代史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知识点】 史学研究方法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每个时代都要书写他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这在变化节奏指数逐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新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七版前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表格中两个历史评价的对象,分别指出其历史评价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2020-11-06更新 | 56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比较是治史的基本方法,有横向和纵向、单向和多向、宏观和微观等类型。中国传统史学自古就有历史比较法,但那些都是简单、个别和偶然的比较,而且对域外文化很少表现出兴趣,他们关心的所谓"天下"实际上不超出中国范围。晚清以来,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留心中西历史和文化之差异,并进行综合性比较研究。如梁启超撰写的《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各国宪法异同论》等,认为从中国和欧洲历史比较中,可以"知今日现象之所由来",并提出"凡天下事,必比较而后见真"。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历史比较法,自拟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论题符合题意且明确,即具备可比性;阐述史实合理且正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2021-01-12更新 | 217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国维(1877-1927年)研治历史学起始于民国建立之后。他凭借其古文字学、古音韵学等方面的特长,率先利用罗振玉提供的甲骨文以及其他文献资料,在考订古文献和古代史实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现实生活中的王国维在民国建立后不肯剪掉头上的辫子,表明其不承认中华民国而忠于清室的立场,即使清帝逊位被逐出故宫,仍愚忠不改。《殷周制度论》是王国维的经典论著,叙述了五帝至殷周的历史,注重从地域上加以区别夏商文化略同之原因,而周代则与之不同之原因。指出:“故而自五帝以来,政治文物所自出之都邑,皆在东方,惟周独崛起西土”,“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摘编自乔治忠《学界对王国维、钱穆、陈寅恪、雷海宗等史学家的片面赞誉,误导后学》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近代史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赞成或反对材料观点或另有观点均可)
2021-04-16更新 | 2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