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经济体制改革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5 题号:12061123
有学者认为,中国真正的改革先锋不是国营企业,而是中国经济最为薄弱的环节——农业。从长远角度看,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重新获得的经济自由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要重大得多。这里农民获得“经济自由”的含义是
A.分配的集体化方式B.土地所有权的转移
C.集体到个体的经营D.生产队改为村委会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20世纪80年代,一部分农户或农民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领域中,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合经营。到1984年,中国农村涌现出各种经济联合体46.7万个,从业人员达355.7万人。据此可知,当时
A.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改变
B.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占据主体地位
C.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2021-03-10更新 | 10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有学者指出,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这一农村改革的存量,是集体土地所有制,这个基础非常之重要,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理解增量的逻辑,即恢复家庭在农村社会结构中的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和伦理秩序的核心地位”。该认识旨在
A.肯定小农生产的合理性B.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依据
C.揭示出农村改革的实质D.强调坚持集体土地所有制
2022-02-25更新 | 13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如表是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情况,其发展进程反映了(     
阶段概况
1949—1980年国家在有条件的社、队成立农机站并投资,基本形成了遍布城乡、比较健全的支持保障体系;农机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
1981—1995年集体农机站逐步解散;1983年,国家开始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和经营农机;农机工业开始第一轮大规模结构调整,重点生产适合当时农村小规模经营的小型农机具、手扶拖拉机等
A.工业化发展水平制约农业发展B.农业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C.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D.我国基本形成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2023-08-16更新 | 1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