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8 题号:12120485
从1953年到20O5年,中国先后制定了十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从2006年开始至今,中国先后实行了三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最近召开的党的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研究和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我国从计划到规划的变化
A.表明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消极作用B.说明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
C.体现国家对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D.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
21-22高三上·黑龙江哈尔滨·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1953年1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会议指出:“教育是文教工作中的重点,而教育工作的重点是高等教育。必须研究解决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大力整顿中等技术学校,并吸收大量工人进入学校。”这一会议
A.提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B.是为了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顺应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要求D.旨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2021-10-31更新 | 17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下图为“一五计划”期间我国GDP总量变化示意图。该变化反映出我国
A.综合国力超越发达国家B.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C.国民经济比例逐渐失调D.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
2021-06-03更新 | 1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工人吃大苦,耐大劳,出色地完成石油会战,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那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包括
①艰苦奋斗               ②改革创新               ③崇尚劳动             ④无私奉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1-04-07更新 | 1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