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经济类热点 > 城市化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92 题号:12147718
城乡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经济快速、健康、和谐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落后的农业大国。1952年中国工业净产值占工业净产值的比重仅为25.3%,工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只有6%。经过短暂的战后经济恢复阶段以后,中国进入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时期。国家为推进工业化,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持久深远的社会变革,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这种围绕工业化建立的体制将城市和农村分割为两个部门。在城乡分割体制下,农民没有自由择业权,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沉淀在土地上,人地矛盾加剧,逐渐形成城乡关系扭曲的二元结构。

——摘编自韩俊《中国城乡关系演变60年: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 近代西方工业化社会的形成,有力的改变了西方社会中传统的社会状况和生活结构,使有史以来的以农业为主要职业和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出现一个大的转变。农村人口大量的向城市迁徙,祖祖辈辈从事于农业生产的农民,迅速的转向各种工商业工作,新兴的工业城市不断涌现。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到来,因此,城市化是近代工业化社会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摘编自郝宏桂《城市化与近代西方的社会变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城市化的原因及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初期和近代西方城乡关系的变迁对我国未来城乡关系发展的启示。
【知识点】 城市化进程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工业从纺织业起步向机器制造发展,并使铁路、航运等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厂制盛行,城市数目与城市人口迅猛增长。美国已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出现了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同步发展。因而这一时期是美国城市化在历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代。此外,多数城市已成为近代工业基地,从而大大加强了城市的作用和意义,并以最大的城市纽约为首,初步形成了一个城市体系,它对周围的地区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从而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城市体系的形成,也加速了美国城市化的进程。

——摘编自欧阳世芳《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的历史分析及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城市化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美国城市化的推动因素。
2019-04-20更新 | 40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城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文明的要素和载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的功能、地位都有明显的差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明代中后期,一批乡村市镇脱颖而出,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清初叶梦珠记述,松江府朱泾镇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松江府新场镇以盐场新迁而名,赋为两浙之最,是著名盐业市镇。正德年间《姑苏志》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l5里,西至震泽镇30里,至南浔镇50里。

——摘编自《中国全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5万人,至1893年增至2350万人,从占总人口的1.1%上升为6.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5.1%上升至1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皮麻生《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三   1958-1978年城市化畸形发展时期。首先是1958-1960年,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造成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已经具有过度城市化的特征;其次是1961-1965年,城镇人口比重由1960年的19.75%下降到1965年的17.98%,平均每年下降0.35个百分点,我国城市化发展出现了历史的倒退;最后是1966-1977年,城镇人口比重由1965年的17.98%下降到1977年的17.55%,城市化进程再次出现倒退。

——摘编自李嘉岩《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材料四   上海对外开放大事记:

1984年上海成为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之一
1985年长江三角洲被开辟为经济开发区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013年上海自贸区成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南乡村城镇化的主要原因和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1958-1978年我国城市化“畸形发展”的因素。
(4)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上海城市发展的特点。
2019-01-04更新 | 16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如图是农村城镇化的两种成功模式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时代背景。
(2)结合材料二图中场景,分别指出农村城镇化两种建设模式的特点及制度因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2022-05-21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