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国共政权的对峙 > 土地革命 >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8 题号:12204076
下列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道路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曾把近代国人的思想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觉得外国的船坚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自从甲午败于日本,想到堂堂中国衰败到这田地,都因为政制不良。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1)近代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和“文化”上的不足进行了积极探索。结合所学,各写出一个对应的历史事件;从中任选一件,概述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在湘赣边界的斗争中,毛泽东指出:要进行工农割据,必须是武装的,强调军事根据地的建设。若只有地方性质的赤卫队而没有正式的红军,则只能对付挨户团,而不能对付正式的白军。

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进行土地革命试点,此后颁布的《井冈山土地法》中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战略阵地,不建设根据地,武装斗争就会因为没有可靠后方做依托而陷于失败,土地革命的成果也无法保住。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军民对根据地进行了一系列建设,主持制定《遂川县工农兵政府临时政纲》,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方面。


(2)依据材料二,概括“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评价。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红旗周报》

材料一

《红旗周报》是19313月到19343月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

此报主编是张闻天,作者有毛泽东、瞿秋白、周恩来、刘少奇、王稼祥等人
该报刊登文章的篇目举例
《中央关于日本帝国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
《鄂豫皖边苏区劳苦群众的奋斗》
《关于全国灾荒与我们的策略的决议》
《中国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法令草案》
《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劳动法草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日宣战通电》
《为马克思逝世五十周年告民众书》
《苏联社会主义新城市的伟大建设》
《苏联工人阶级的创造及其生活》
《开展群众的斗争来回答白色恐怖》

材料二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报党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积极探索。《红旗周报》刊登的文章指出:(一)“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一切伟大思想的结晶,是国际工人运动经验的总和,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宇宙观。”(二)“用一切力量开展群众的反对帝国主义运动,组织、准备、领导、武装千百万的无产阶级与农民群众进行革命的民族解放战争来保卫中国,反对日本及国际帝国主义的侵略与瓜分,来争取中国的独立、解放与统一。”(三)“中国的劳动民众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来为着这个政权而斗争,完全推翻国民党的,以及非国民党的(例如溥仪的)地主资产阶级的政权,然后才能够解放全中国,才能解放自己。”(四)“全国的最高的党的刊物……以后党报必须成为扩大党在群众中有影响的有力工具,成为群众的组织者。”


阅读上述材料,概括《红旗周报》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当时的国内外形势。
2021-04-20更新 | 28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秋收起义后遵义会议前,中国共产党内存在着两条革命道路。如下所言: 其一: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

——据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李立三《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等整理

材料二   1927 年 11 月,井冈山根据地成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后来遂川、宁冈、永新等县建立工农兵民主政府后,就着手抓土地革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抓成立县、区、乡各级地方武装;抓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和政权;抓发展生产,开办学校。1930 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

——据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李立三《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等整 理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两条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及其实质。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及意义。
2020-12-10更新 | 17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方志敏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在大革命失败后,秘密回到家乡江西弋阳创建了“农民革命团”进行武装暴动,把“建立劳农政府,平债均分田地”写进暴动大纲。随着革命发展,逐渐建立起赣东北根据地,军队也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在根据地,方志敏提出了自力更生办工业的方针和大办苏维埃工业的号召,并作出“根据地保护贸易自由,准许外来经商,开辟市场,进行赶集”的规定。方志敏明确规定领导干部必须做到抓紧日常的政治理论和文化学习,建立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制度,密切干群关系,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指导,等等。正由于方志敏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了上述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和政策,赣东北根据地被毛泽东誉为“方志敏式”根据地,

——摘编自徐占权等《论“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经验》


(1)根据材料,概括方志敏建设巩固赣东北根据地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方志敏式”根据地创建与发展对中国革命的意义。
2022-03-09更新 | 2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