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国共政权的对峙 > 土地革命 > 土地革命的内容和影响及根据地建设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62 题号:12284236
1933年10月中央苏区文化教育建设大会通过《苏维埃学校建设决议案》。规定实行平等教育,普遍扫除文盲,普遍进行义务教育,培养革命新后代和共产主义建设者,培养工农政治、军事、工业和文化教育人才。这表明,中央苏区
A.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把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相结合
C.培养了大量革命和建设人才D.从传统教育中总结经验教训
2021·湖北宜昌·一模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苏区时期,鉴于小商品经济的“两重”性质,苏维埃政权肯定其积极的一面,提出了保护与鼓励的政策。同时,中共认为农民投入到市场活动,是小生产者的商品生产,为防止新的资本主义剥削,苏区要以公有经济为主要方向,经过长期发展以逐渐对私人经济占尽优势并取得领导地位。由此可推知,苏区时期的小商品经济政策(     
A.服务于苏维埃统治需要B.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
C.旨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有利于保障战略物资的稳定供应
2023-03-29更新 | 29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有学者指出,20世纪中国革命具有“高山滚石”效应,革命一旦启动,越滚越急,越滚越猛,前一次的成功,会激励后一次的继续:前-次未能实现的目标,后一次会采取更激烈的手段去实现,革命的诉求指数不断提升。可以佐证此观点的史实是
A.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土地革命
B.太平天国运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D.义和团运动——工农武装割据——土地改革
2022-06-14更新 | 7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的农村革命与20世纪20年代的农民运动有所不同。30年代主要是在根据地进行“打土豪、分田地”,开展群众运动;20年代则是成立农民协会....
并配合北伐。这一变化折射出
A.中国革命性质逐渐转变B.共产党在革命中的地位变化
C.中国革命形势不断高涨D.农民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
2021-02-24更新 | 2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