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4 题号:1229300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之初,试卷不糊名,导致不公。宋真宗景德四年,正式设官负责糊名封印。同时实行了“誊录”,将考生的亲笔试卷誊录后送归封弥官存档,誊录的卷子送给考官评阅。为防止考官权力过大,采取临时派遣、年年轮换的办法。考官的子弟如果参加考试,则主考应该回避,或是设“别考”,另派考官监考判卷。为防止官僚子弟利用特权互相包庇、拘私枉法,凡官家子弟录取者,都要另派大臣在中央进行复试,或另设考场。

材料二   科举制的兴起关键在于在形式上它几乎给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自由报考体现了选举制度的平等精神,清代只要是非娼、优、隶、卒子弟,皆可取童生资格,经科举入仕途,几乎把政治录用的范围扩展到了整个社会,为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从政打开了门路,做官参政不再是上层统治者的特权,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础。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波《浅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积极因素》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统治者保证科举考试过程的公正性和有效性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科举制的进步意义。
【知识点】 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历代都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代贡举……要可分进士及明经二科。进士科主文词……唐代新兴之进士词科阶级……在其放浪不羁之风习……进士科其中固多浮薄之士。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国家累朝取士……而尚声律浮华之词,是以风俗偷薄。臣师(胡瑗,世称“安定先生”,宋初理学先驱)尤病其失,遂以明达体用之学授诸生。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安定学案》

材料二 王安石坚决要求废除考贴经、墨义等的明经科,认为它们专事雕琢文字,死背词句;保留进士科,改考试诗赋为考试经书的“大义”和时务策、论;他还对有名无实的太学进行了整顿,设立武学、律学和医学等科,培养专门人才。

——卞孝萱、胡阿祥《改革通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时人纠正弊端的努力。
(2)据材料二,归纳王安石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成效。
2020-07-22更新 | 4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隋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二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以后,英、美等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迫使政府必须增加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需要增设一些新的社会管理机构和一大批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能的管理人员参与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旧有的人事任用制度造成了结党营私、任人唯亲、贪污腐化、效率低下等弊端,不利于迅速发展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西方各国在借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文官考试录用制度。

——摘编自姚琦《略论西方主要国家文官考试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及其标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创立的选官制度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英美国家确立文官考试制度的原因及其对现代国家选拔人才的启示。
2021-10-27更新 | 10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
2022-02-27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