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十一届三中全会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3 题号:12310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这条路,布满了荆棘,充满了艰辛,镌刻着苦难辉煌,闪耀着光荣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点,以邓小平的重要讲话为指导,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从1979年开始,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改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二   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次改革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这一制度的广泛推行,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张海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等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指出材料一中邓小平“重要讲话”的名称。结合所学,概述材料中这次会议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改革的措施并分析其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指出材料三与中共十四大的关系?综合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三个节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毛泽东曾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荣氏企业的百年发展史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破土而出

1896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上海创办广生钱庄。

1902年,在无锡创建保兴面粉厂,开始转向实业。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保证了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全业的创办。

材料二   黄金时期

1912年后,(荣氏兄弟)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而粉厂、茂新面粉厂。……从1914年至1922年8年间成长迅速,其产量占到当时全国面粉产量的29%。

材料三   重生与辉煌

1956年1月20日,拥护公私合营的荣毅仁陪同毛泽东、陈毅视察公私合营申新第九棉纺织厂,该厂公私合营前为荣毅仁的私营企业。


1993年,上海棉纺22厂(原申新九厂)与香港南洋集团(荣宗敬幼子荣鸿庆创办)合资,建成上海申南纺织有限公司,荣鸿庆出任董事长。迄今为止,它是上海棉纺织投资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拥有最先进的设备与技术,产品95%外销。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荣氏家族百年神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荣氏兄弟最初成功创办保兴面粉厂的有利因素。
(2)材料二反映了黄金时期的荣氏企业取得了哪些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企业得以发展的有利外部条件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荣氏企业重生与辉煌的王要原因。
(4)纵观上述融资企业的发展历程,你认为影响近现代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19-05-05更新 | 3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1)材料一中“高皇帝”指的是谁?材料一反映了黄宗羲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材料二“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

——(美)威尔逊《国会政府》报告

(2)这部宪法指什么?宪法中的哪些内容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

材料三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3)西班牙人认为“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源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西班牙人为什么觉得“现在在世界的中央了”?

材料四“21世纪始于1978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摘自英国《卫报》马丁·雅克《如果20世纪止于1989年,那么21世纪则始于1978年》

(4)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而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材料中“21世纪始于1978年”的观点产生的最主要依据是什么?

2018-01-01更新 | 8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领导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会议增选毛泽东为常委,指定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会后不久,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党的总责,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中国共产党……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面对的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这次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材料三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


(1)党的会议体现了党的奋斗历程。请从以上会址中任选一个撰写解说词。(要求:写清会议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意义。)
(2)指出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次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理由。
(3)材料三所示文章引发了中国思想界的一次大讨论,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这次讨论的历史意义。回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说一说最打动你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可贵精神。
2022-03-09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