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苏联解体 > 两极格局瓦解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3 题号:1231254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美国进入霸权扩张时代。自美国完成大陆扩张并取得两洋国家的地缘优势之后,海洋空间一直是其经营的重点。马汉的《海权论》一直以来被美国奉为经略海洋之准则。通过在欧亚大陆边缘地带建立一系列桥头堡,美国控制了欧亚大陆外缘的重要岛屿、海峡和通道,以强大的海上力量完成了对欧亚大陆的包围,并成功遏制了苏联的陆权扩张。冷战时期的朝鲜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场没有打赢的战争,在越南战争中美国付出了高昂代价,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反恐战争更是严重拖累了美国经济和综合实力。两极格局解体后,冷战时期的联盟体系被保留下来,在此基础上,美国奉行了冷战时期以两洋战略为内核、以遏制中俄为重心的全球战略:在大西洋方向,极力推动北约东扩;在太平洋方向,美国则不断巩固美日军事同盟,推动美日安保条约西扩。

——摘编自王慧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历史得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产生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1949年的一幅漫画


——摘自孟钟捷《德国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德国社会的预测,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述。

材料二 从15世纪开始,柏林先后成为了勃兰登堡邦国和普鲁士王国的首都,1871年德国统一后,又上升为盛极一时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首都。冷战时期德国分裂。

柏林仍然是东德的首都。虽说和巴黎、伦敦等城市相比还略逊一筹,但其城市规模和配套设置,已经比世界上绝大部分城市要好得多。……德国统一后,柏林政府在城市设计竞赛中明确要求:以新的空间结构将分裂长达数十年之久的东西两半柏林重新焊接起来;而且要能体现出德国的自由与民主,将柏林望遗成为新德国的首都。索尼等大型跨国集团把全新的柏林视为向东欧开拓市场的基地。

——摘编自玛丽·弗尔布鲁克《德国史1918-2008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统一后继续选择柏林作为首都的意义。
2021-07-10更新 | 2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国际关系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同时随着构成国际关系间重要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变化。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455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却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初肯尼迪、上台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了对外政策,提出“和平战略”计划。其基本内容包括:寻求与苏联对话。既强调美苏之间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又认为对苏政策应坚持在对抗中寻求某些对话,在某些双方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有限的合作;扩大同东欧国家的来往。要有实施的具体计划,对东欧实行渐进的和平演变,特别强调经济技术援助和意识形态渗透;以援助开道,向第三世界扩张,实施“和平队计划”即向第三世界国家派遣以技术人员、教师为主的和平队,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百度百科《肯尼迪的“和平战略”》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

——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1999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乔治凯南发出上述论调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肯尼迪提出“和平战略”计划的原因。
(3)材料三提出了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0-11-12更新 | 16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末,曾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汉斯·摩根索提出了权力利益理论。摩根索学派将“利益——权力——实力”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他们说:“权力是以实力为基础的,增进国家利益就意味着增进国家实力,增进国家实力则意味着增进国家权力,而增进国家权力则反过来又增进国家利益。”后冷战时代,美国“理性主义”者提出“合作利益理论”、“规范性体系”等理论。这种合作利益理论主要是反对现实主义用全球遏制战略来追求美国的利益,强调美国的利益应通过加强合作和结盟的途径来实现。

1998年美国正式推出《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毫不隐讳地声称,美国的目标是“领导整个世界”,并且美国决不允许出现向它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所谓在世界上发挥“领导作用”,就是企图把美国那一大套自由、人权、民主和法治的原则扩展到国际事务中去,通过在国际机制中确立原则来推广美国的价值观。

——杨冠达《美国国际关系学与美国霸权》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战略演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
“一边倒”“两个拳头打人”“一大片、一条线”“不结盟”“找伙伴”“共同发展”
“大融入”

(注解:“两个拳头打人”:依靠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以及各国反动派;“一大片、一条线”:接照大致的纬度划出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一条战略线.团结这条“线”外面的一大片国家,共同抗衡野心最大的苏联。)

——唐家蔬《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战略的变化,并分析“后冷战时代”美国调整外交战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美外交战略的异同。
2019-04-10更新 | 1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