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儒学成为正统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9 题号:12320653
在整个汉朝的司法审判中,《春秋决事比》实际上成为当时的判例法,其原则有“原心定罪”“亲亲得相首匿”“君亲无将,将而诛焉”“恶恶止其身”等。这说明汉代
A.社会政局十分动荡B.以法家为主导思想
C.儒学发展有所抑制D.法律的儒家化特征
【知识点】 儒学成为正统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国学经典《三字经》警示后人“子不孝,父之过”。先秦时期儒家认为,父子之间应是“父慈子孝”,而汉武帝以后则强调“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从先秦时期到汉初的这些变化反映了
A.先秦儒家思想已被否定
B.西汉儒学独尊地位形成
C.儒家伦理观念得到强化
D.汉代家庭关系日趋紧张
2019-07-05更新 | 1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有学者对两汉时期的20种文献中,忠、仁、义、礼、信、诚、孝、敬等8个伦理词语的出现频率进行了统计,发现:“忠”在全部伦理观念中的占比例为6.92%,高于“诚”和“敬”,而低于“仁”、“礼”、“义”、“孝”、“信”。这一统计结果反映出两汉时期
A.皇权专制尚未确立
B.儒家思想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
C.思想界仍是百家争鸣
D.忠观念尚未控制民众的思想
2019-01-23更新 | 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举贤良”“用天下之贤人”等改革措施。董仲舒的这些主张
A.传承了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B.适应了郡国并行的政治要求
C.有利于强化国家“大一统”D.使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2020-06-03更新 | 2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