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9 题号:12358116
唐代科举考试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闻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投卷”。宋代则禁止此行为,且自真宗朝对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这一变化表面宋代科举
A.能够选拔最优秀的人才B.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C.更重视考生的实际能力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知识点】 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宋史》有传的1953名士大夫当中,出身于非官僚家庭者达到1077名,而唐代的士大夫,“率皆权豪子弟”“悉用势家亲戚”。这一变化说明唐宋时期(       
A.宗法门第观念逐渐盛行B.政府政策缺乏连续性
C.士大夫阶层的地位稳固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2022-06-21更新 | 1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历史学家钱穆说:“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上述现象得以改变始于
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2018-02-04更新 | 22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时人形容唐朝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情景说:“朝为田舍郎(普通百姓),暮登天子堂(做高官)。”这种现象说明了科举制
A.有利于下层社会成员向上层流动B.使社会成员取得了平等的发展机会
C.不严谨,选拔不了真才实学之人D.选拔了德才兼备之人来治理国家
2020-11-18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