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24 题号:12368320
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迅速发展。其原因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效果显著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确立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二十世纪30年代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和纪德受邀到莫斯科旅行后,罗曼•罗兰认为:“我确信,他们有时甚至过分低估了其他民族的生命力”,纪德则写道:“苏联人对于国外的局势和状况处于惊人的无知之中。他们被弄得深信:外国的一切都远不及苏联好”。可见两人共同担忧的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是()
A.出现特权阶层B.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
C.民众思维僵化D.国民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2019-10-12更新 | 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1943年斯大林曾预言:“我知道,在我死后会有人把一堆垃圾放到我的坟墓上,但历史之风会无情地刮走它的!”之后这一预言果然得到了证实。由此推论,此处对“一堆垃圾”的证实最主要源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大清洗”运动
2016-11-18更新 | 9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下图是苏俄(联)1913年—1937年工业产值变化示意图。下列对1932—1937年工业发展程度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结果
B.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
C.是一五计划的重要成果
D.苏联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
2016-11-27更新 | 10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