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失败和评价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6 题号:124191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的工业化已经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早在19世纪中叶以后,大工业就已存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早年的看法是,中国的工业化起步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为自从与列强接触以来,这是中国第一次遇到机会,趁着列强忙于战事,来发展自己的工业。大多数学者则提出,中国的工业化在1949年以前并未真正起步。

——摘编自刘纪山《中国工业化道路及其选择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就“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予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者皮国立在著作《医通中西:唐宗海与近代中医危机》中指出,中医在近代转型过程中碰上了“中与西”与“古与今”历史文化之间的对向冲突而产生之“二重现代性难题”…“二重现代性难题”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有诸多体现。


根据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二重现代性难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3-24更新 | 147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巴林顿·摩尔在《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一书中提出了以下理论创见:第一,在不同的时代和历史条件下,阶级关系的组合模式的变异与转换决定了前工业社会向现代社会推进的不同类型的历史路线;第二,民主的观念不能泛化,西方民主只是特定历史环境中结出的果实,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道路和与之相适应的政体形态是形形色色的;第三,暴力是一把双刃剑,在不同民主进程的历史中,它发挥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摘编自钱乘旦等《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围绕材料。结合中外历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18-02-10更新 | 144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人们对西方先进事物认识逐步深入,对外开放思想成为人们的自觉要求,洋务派成了这种自觉要求的最有力的鼓吹者和实践者。鉴于中国落后,洋务派大量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大张旗鼓地创办近代企业,大力兴办同文馆和各种新学堂,较大规模地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书籍,吸收外来文化。作为中国最早主张近代化的群体,有的洋务派首领从闭关排外转而开门媚外,一味取悦洋人。当时中国虽风气日开,但远未造成一个完全开放的环境,尤其是那些执掌大权的封建顽固势力,严防“以夷变夏”。在这种环境下,对外开放步履维艰。

——据杨兰英、肖宁《略论洋务派的对外开放思想》等整理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对外开放的事例,蕴含了对外开放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说明。
2021-07-03更新 | 1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