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 改革开放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05 题号:1242233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清乾隆末年,封建统治日趋没落,课税、捐输日益加重,徽商处境愈来愈困难。1831年,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陶澍革除淮盐积弊,改行“票法”,靠盐业专利发迹的徽商开始衰败。与帝国主义、军阀官僚联系密切的广东、江浙财阀开始兴起,只掌握传统商业知识、技能的徽商,在商业领域逐渐失去其操纵、垄断和独占的地位,开始走下坡路。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与太平天国决战,徽商经营的主阵地江南地区战乱不断,导致徽商经营活动几乎停止。

——摘编自李莉莉《徽商衰落原因的研究综述》

材料二   胡庆余堂大事记

1878著名徽商胡光墉(字雪岩)创立胡庆余堂雪记药号店堂
1958改制为公私合营杭州胡庆余堂制剂厂
1966更名为“杭州中药厂”
1979厂名恢复为“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
1999企业改制,企业股份为国有股、经营者股、职工持股协会股三大块
2002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4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摘编自官方网站·胡庆余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徽商衰落的原因。
(2)与材料一徽商的整体衰落相比,作为徽商企业的胡庆余堂却不断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庆余堂不断发展的时代因素。从中可以获取哪些历史认知?
【知识点】 改革开放进程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期文献内容
1929年4月《兴国土地法》“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使用”
1937年8月《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
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按乡村全部人口统一平均分配..…”

——据臧平《试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变化》等材料整理

材料二     1921年,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提出:在保持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现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并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1922年5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须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准许土地的劳动出祖(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同年10月,全中央执会通过《土地法典》,进一步放宽了土地的出租期限和使用雇偶劳动的范围,把土地的期限是长到12年。

一一据王斯德《20世纪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地主土地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影响这些变化的共同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1921-1922年的苏俄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在农村改革方面的异同,并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评价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农村改革政策。
2024-01-20更新 | 9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了巨大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之,社会经济结构发下图反映了中国近代五种经济力量的发展变化过程

(l)根据上图中五条曲线发展变化的走向,判断它们分别代表了的五种经济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前期社会经济的特点。
材料二 1898年大生纱厂破土动工,次年投产。1907年在崇明创办大生二厂。从1914年到1921年的8年间,大生两个厂的利润有1000多万两。1921年又设立大生副厂。不久改称大生第一、第二、第三纺织公司。此后由于天灾、军阀混战和经营规模过大,出现亏损,资金周转不灵。1922年以后开始被银团监管。1925年江浙财团接办大生各厂。1935年第二纺织公司倒闭。1952年第一、第三纺织公司公私合营,1996年国营。
――《张謇》
(2)材料二所述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中有几个关键年份:1898年创办、1935年部分倒闭、1952年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大生纱厂在这三个时期发展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国营企业在服从国家的统一领导和全面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经营管理的自主权。
――l982年宪法
材料四 1993年宪法修正案将1982年宪法的规定改为:“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主经营。”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82年宪法和93年宪法对企业性质的规定有哪些异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部宪法规定有所不同反映的时代背景。
2016-12-12更新 | 56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开展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又是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岳麓版《历史·必修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提出的革命道路。
(2)据材料二概括其思想核心。
(3)说说你对中共“走什么路”问题的认识。
2016-11-27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