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8 题号:12437992
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我之爱国主义》,承接梁启超的新民说传统,认为国之强盛,在于民德、民风、民力。欲救亡图存,不在于有多少为国捐躯之烈士,而是改造国民性,造就一大批笃行自好之士。这表明
A.爱国主义成为当时主要思想B.陈独秀意识到培养国民的意义
C.《新青年》深受新民学说影响D.为国捐躯对救亡图存没有必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蔡元培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中指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欧洲文艺复兴时“把各民族的方言利用为新文学的工具,在意大利有但丁、朴伽邱(薄伽丘)、马基亚弗利等”。与此相类,“我们的复兴,以白话文为文学革命的条件,正与但丁等同一见解”。蔡元培意在表明(       
A.章回体白话小说的复兴B.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C.文学革命的形式与价值D.革命文化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022-05-09更新 | 3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旗帜鲜明的否定“三纲”,批判“三纲”、批判旧礼教;同时他大力提倡勤、俭、廉、洁、诚、信诸德,说只有坚守、践行这些传统美德才算是“持续的、治本的真正爱国之行为”。据此可知陈独秀
A.彻底否定了儒家思想B.纠正了新文化运动绝对倾向
C.重点要弘扬传统美德D.具有理性精神与科学的态度
2021-03-17更新 | 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某学者把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程分为五个时期,其中一个是“西方文化主导时期”。这个时期应该是
A.1840~1860年B.1860~1894年C.1895~1920年D.1921~1927年
2016-11-27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