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19 题号:12469819
学者毛汉光根据中国古代正史所载官员的出身背景资料,对统治阶层的社会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寒素”类官员占所载官员比例在东晋后期、隋朝和唐朝初期分别为6.1%、17.3%和28.4%。这一变化有利于
A.提高基层官员的地位B.建立清廉高效的官僚队伍
C.保证选拔程序的公正D.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知识点】 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起,奏名进士不再被黜落,只是录取名次有所不同而已。凡经过一次省试的举人,可以免除个人的差役负担,对多次应举不第的举人,则赐予特奏名进士,也享有一定的优遇。该现象
A.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B.成为宋代积贫积弱的根源
C.促成重文轻武之风的形成D.利于强化士大夫家国情怀
2022-01-21更新 | 35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苏轼认为“任人(依靠保举)而不任法,则法简而人重;任法(依靠规则)而不任人,则法繁而人轻。法简而人重,其弊也,请谒公行而威势下移;法繁而人轻,其弊也,人得苟免,而贤不肖均,此古今之通患也”。据此分析实施“任法”制度产生的影响是
A.克服人情干扰,选拔德才兼备者为官
B.能够克服人情干扰与规则约束的矛盾
C.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规则过于僵化,难以选拔有才者为官
2016-11-27更新 | 2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西晋之初,沿用汉魏旧制设置太学,太学生中既有高门大族子弟,也有寒门庶族子弟;晋武咸宁二年(276年)建立了专门教育“国之贵游子弟”的贵族学校“国子学”;惠帝元康元年(291年)明确规定五品官以上的子弟入国子学,六品以下的子弟入太学。国子学的出现反映了
A.门阀士族势力的兴起
B.古代教育的专业化发展趋势
C.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2017-12-01更新 | 1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