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7 题号:1248109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政治局面,政权得到巩固,经济逐渐恢复,整个国家和社会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不失时机地开始着手编制和实施新中国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以推动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展开。编制五年计划是当时社会主义国家通行的做法,以利于全国统一调拨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是从1951年开始的。1954年年初,根据工作发展的需要,中央决定成立编制五年计划纲要八人工作小组,加快“一五”计划的编制,到1955年总共历时4年,五易其稿,“一五”计划编制完成。

材料二   1957年的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1957年的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53%。1957年的手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83%,平均每年增长12.8%。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30%上升到1957年的56.7%,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的超额完成,所取得的工业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100年。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章向平《“一五”计划:中国工业化的起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编制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城镇人口数的变化反映城市化的进程,解读下图,回答问题。

如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结合所学,分别指出AB、BC、CD三个阶段我国城镇人口的增长趋势及原因。
2022-02-28更新 | 9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现代化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__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为什么一个在前现代世界长期处于发展领先地位的悠久文明,在向现代世界转变的过程中如此步履艰难,阻险迭起,前路漫漫?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基本观点: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认为主要是由于外来的西方资本主义渗透和帝国主义侵略,“侵略——反侵略’这一研究取向的基本分析框架;另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延误的主要症结在于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弱点。“传统——现代性”的对立是这样解释的分析框架。

——摘编自罗荣渠《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历学知识,从近代化的角度分别阐述三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你赞成材料二中关于中国现代化被延误原因的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不得只有观点不论证)
(3)根据材料三,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
2022-04-22更新 | 3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向近现代经济的转变。

材料一   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19世纪中期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因素。
2019-05-14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