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经济体制改革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80 题号:12481373
有学者运用献计量的方法研究我国国企改革的热点变迁及其阶段性特征。其中一个阶段的两个高频词汇是“两权分离”“承包经营责任制”。这折射出这一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国有企业活力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D.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据统计,1981年,我国广告经营单位有1160户,广告营业额1180万元。到1990年,广告经营单位和营业额已分别达到11123户和250173万元。这一变化说明
A.对外开放推动企业发展B.国内商品市场日益活跃
C.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D.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2021-05-05更新 | 1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下表为1978—2006年中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管理形式比重变化情况,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广大人民的愿望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6-11-27更新 | 1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1980年,大约6600家国营企业采用利润提留制度,将一定额度的利润上缴国家,企业提留的利润可用于发放奖金、职工福利和作进一步的工业革新。这一制度的实施
A.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B.是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
C.保证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D.表明国企改革的全面展开
2020-07-02更新 | 3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