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4 题号:12482818
叶圣陶在《北上日记》中写道,“下午三时,仍至怀仁堂开大会,讨论政协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两草案,继之讨论国都,决定北京,纪年决用公元,国旗决用五星红旗。至于国名,两个文件内皆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该大会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48年5月,中国民主同盟临时总部响应中国共产党“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认为政治协商和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是一切民主党派和民主团体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也是民盟“一贯的奋斗方针”,并明确提出新政协应由“中央来召集”。这说明
A.民盟由参政党转变为执政党
B.新中国成立的民意基础扩大
C.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D.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地位确立
2018-06-05更新 | 2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制定宪法,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包括
①政治协商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22-05-11更新 | 3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针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尚未建立的现实,规定实行一种过渡性措施。材料中的“过渡性措施”是指
A.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B.初步建立政治协商制度
C.成立各级民主联合政府D.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2020-02-21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