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重农抑商” > 重农抑商政策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0 题号:12527197
商鞅认为,"把矿山收归国有了,那些不愿耕作、懒惰刁钻、追求暴利的民众就丢掉了饭碗,不得不重新回到田里去种地"。这表明,商鞅主张矿山国有意在
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B.实现农业生产发展
C.整顿社会不良风气D.加强对民众的控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唐玄宗曾下诏:“马牛驴皆能任重致远,济人使用,先有处分,不令宰杀”,并派出御史专门“纠察”。这反映了唐代
A.重农抑商政策得到了强化
B.对地方事务管理相当严格
C.刑罚严苛且涉及领域广泛
D.统治者对社会生产的重视
2019-04-10更新 | 38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 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该措施从本质上体现出
A.农民社会地位有所提高B.政府力图控制人口流动
C.专制权力干预社会生活D.传统农耕经济发生变异
2018-04-25更新 | 4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推荐3】《汉书·食货志》记载:“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材料包含的信息有
①商鞅之法废除了井田制             ②商鞅之法后土地可以买卖
③土地可以买卖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④商鞅之法不利于国富民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
2014-10-30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