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抗日战争 > 抗日战争的胜利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1253504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

——《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璣)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顺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与尊严。

——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一,概括蒋介石“谈话”的要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梅汝珑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依据。
(3)综上所述,概括影响一个国家外交地位变化的因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1839-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地地道道用鸦片染成的战争,尽管根本问题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


材料三


照片《何应钦(左)接受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投降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观点,请谈谈你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启示?
2021-11-23更新 | 8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三省沧亡之后,热河亡了,异东亡了,察哈尔亡了,内蒙古又亡了,整个华北将不保了,无数的同胞卖了,无数的财产弃了…不抵抗主义不但断送了八百多万方里土地,四五千万的同胞,并且贻我中华民族万世之羞!……如此不抵抗下去,不到十年使会亡国,五十年后我们的子孙只配做奴隶牛马

----1936年《故亡言论集》

材料二 抗战中的英雄,既有共产党,也有国民党,这是一场全民族团结的抗战。然而,现在社会上却存在一些这样的认识,指责共产党军队在敌后“游而不击”“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发展”

材料三 它以极为深重的民族苦难这种特殊方式靡砺了中华民族在百年积弱中目英靡的精神,用血与火重塑了中华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实现了溶火重生

----刘亚洲:《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崛起》2015年8月31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教材把“八年抗战”的表述改为“十四年抗战”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国共两党抗战的事例各一件,并分析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
2020-03-01更新 | 10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运动的国际政治背景。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级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共两党各自关注的重点并举例说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

材料三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

大事

1935年5月24日

《义勇军进行曲》借助电影《风云儿女》开始传唱大江南北

1937年9月22日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8年5月26日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及其源泉

1940年8月20日

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起总攻,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021-01-15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