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文化类热点 > 文明差异比较与交流借鉴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9 题号:12538744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健身有助于增强体质,亦具有地域性特征。

材料一   古希腊奥运会中竞技体育项目主要包括摔跤、拳击和搏击3种,每一种都有严格的比赛规则。公平性是西方比赛规则的突出特征。摔跤、拳击和搏击都是以锦标赛的形式进行,有时要进行多个回合,每一回合的配对都严格采用抽签方式。古希腊竞技体育比赛之前没有重量级别,所有选手均按照年龄大小分组。体育裁判要在神前发誓说他们不接受任何贿赂而进行公正裁判。此外,统一的获胜标准也是西方竞技体育公平性的重要体现,如判断摔跤比赛获胜的标准是看参赛者是否迫使对手双肩着地等。比赛规则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展示运动员的竞技潜能,违反比赛规则者将罚以重金以铸造宙斯神像,名字写在木板上置于道路显眼处以示警戒,严重者取消比赛资格。

——摘自张文安《中西方古代竞技体育的文化比较》(有改动)

材料二   中国古代健身术最具代表性的有五禽戏、引导术、八段锦和易筋经等。健身术强调人的整体性,局部问题的状况反映的是人整体某方面的情况。同时古代的健身术还非常看重气的功效,认为人的身体犹如一个国家,而气则是一个国家的臣民,认为如果能够善于养护其气就能保全身体。中国古代这种人体健身的整体观是中国传统医学及健身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的健身术还非常重视修身养性。同时尊重伦理道德价值,认为人的心态对身体的损害及兴衰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古代的健身术非常重视养心调神及情操的陶冶。中国古代的健身术还重视天人合一,这也是中国古代最为全面与深刻认识健身术真谛意义的地方。

——摘自汪爱丽《我国古代健身观探源》(有改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竞技体育比赛规则公平性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健身术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促进人类健康和延长人们的寿命为主要目标的传统体育养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体育运动类型多样:主要有田径、球类、射箭、摔跤、举重、游泳、马术、武术、荡秋千、放风等、拔河、龙舟竞渡、登山与踢毽等运动。传统体育养生的最主要作用是延长人们的寿命,通过体育运动和心灵的洗涤相结合。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地结合实际进行开拓,最后使得其发展不仅局限于延长寿命,更多的是对身体健康的追求。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定的程度上是我国传统哲学的体现,很好地吸收了我国一些传统理念,并且结合五行、精气神学等理论来进一步的确保体育养生的发展,以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谢志民、范叠《科学与技术》2019年21期

材料二   英国是现代竞技体育的发源地,足球、拳击、橄榄球、高尔夫球、保龄球和部分水上项目基本上都起源于英国贵族们热衷的“户外运动”。它在18世纪到19世纪首先完成了竞技体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速演变成了有组织、有规则、商业化、职业化为总体特征的现代体育运动,由此创造了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新体育形态,对现代竞技体育具有改革性的国际影响カ。现代竞技体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特定的时期以一种特定的形态呈现,与英国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经验主义理性传统和注重绅士风度的文化传统为现代竞技体育的起源提供了文化土壤,造就了现代竞技体育理性化、科学化、规范化和追求公平竞争的文化先进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现代竞技体育与传统竞技体育的区别所在,也是其能够向世界范围传播开来的内源性动カ。

——甄嫒圆、缪佳的论文《论英国文化传统对现代竞技体育的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体育运动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体育走向现代化的社会背景及其产生的影响。
2020-12-09更新 | 4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周时期,王者立四时之序而化天下。《礼记·月令》记载了周天子一年四季的礼仪活动,当时许多风俗由专职官员负责。秦汉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更把传统节日变成了转移阶级矛盾视线的手段。中国的节日基本上是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进行。春节雏形是庆丰收;“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七夕节反映了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家庭模式。除夕全家守岁,清明祭祖扫墓,端午系五色丝、涂雄黄,七夕看牛女相会,中秋团圆,重阳把出嫁的女儿接回。在现代社会,传统节日仍以家庭为组织进行,新节日则以单位和学校为主组织进行。

     ——摘编自秦永洲著《中国社会风俗史》

材料二   西方国家,虽有类似中国全家团聚的重大传统节日如圣诞节、新年、感恩节等,同时“‘狂欢’‘新奇’‘神圣’‘浪漫’等是其节日精神的主要内核”,注重“情感宣泄”,有“较强的娱乐性”。如狂欢节是基督教“谢肉节”的世俗化称呼;情人节是纪念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万圣节是为了纪念教会所有圣人;圣诞节是基督教为了纪念耶稣诞生。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中国人欢庆并无中国文化渊源的圣诞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西方节日,同时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等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接受。2007年春节前夕,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贺词中说:“2月18日,我们将欢度中国新年。”

       ——摘编自唐小晴《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比较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与西方传统节日的差异,并分析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特色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中国节日文化出现的新变化及其意义。
2023-02-12更新 | 1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是英国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社会风尚对英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维多利亚时代,财富的分配始终不均,贫富对比十分明显。

贵族是社会的上层,土地仍是重要的财富,贵族在政治上也占上风,文化方面贵族的影响也十分大,英国社会有一种向上看的风气,下层模仿中层,中层追随上层,贵族的价值起表率作用,而维多利亚女王则是这种表率的典范。在维多利亚时代,中等阶级一直呈上升趋势,他们的队伍始终在扩大,他们也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家中有较好的摆设,有艺术品点缀其间,而且都有女仆。这个时期也是妇女地位最低的一个时期,当然,这也是当时整个西方世界都面临的问题。1851年,英国在水晶宫举行了第一届世博会,它的富庶使新老世界为之瞩目。

总之,维多利亚时代在经济上高度繁荣,文化上辉煌灿烂,它的确是英国历史上值得称颂的一个时代。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民国与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元、明诸朝一样,都是社会风尚大变革的时期,而民国较之以往任何时代都要更深刻彻底。在中国历史上,上层阶级大规模有意识地改良风俗,除旧布新,而且达到明显效果的,应是在民初时期。可以说,中国风俗史的古代与现代之划分,是以这一时期为标志的。此后,中国风俗的现代意味才逐渐增浓,并不断得到强化。民国风俗的现代化,一方面是无情地革除残害人性的封建陋俗,一方面是大量国外习俗的直接植入。

如此,出现了民族性与国际化时尚并存的局面,二者的逐步融合恰恰是民国风俗现代化的进程。

——摘编自万建中《民国风俗演进的时代特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多利亚时代风尚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社会风尚大变革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20-11-03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