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 新时期的民主建设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6 题号:127616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材料一   1954年—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我国第二次起草民法典,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文革”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材料二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进行,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我国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起草加快。2017315日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528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202111日起正式施行。


依据材料和所学,对新中国建立后民法典的起草过程进行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约翰逊总统尝试过用计划和项目管理改革政府。尼克松政府试行过目标管理。卡特总统签署1978年《文官制度改革法》,撤销文官委员会,新设人事管理总署、功绩制保护委员会、联邦劳工关系局执掌联邦人事管理权;简化对文官的处分和解雇程序;新设9200个“高级行政文官”职务;强化功绩制原则,实行功绩薪金制,将文官业绩考核结果与报酬挂钩。里根政府采纳格雷斯委员会建议,实施“改革1988计划”,试图采用预算控制减少行政开支,建立“小政府体制”,取得一定成效。里根政府期间,联邦雇员的人数减少了15%,政府开支的增长率从过去的14%下降至10%。

——摘编自黄贤全、黄贤华《美国重塑政府运动》

材料二   1986年,邓小平连续四次谈政治体制改革。他先后指出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三条: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内容首先是要党政分开,要解决党如何领导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权力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第三个是精简机构。1986年进一步提出,我们要讲民主,但不要搬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不搞三权分立那一套。

——摘编自蔡定剑《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政治体制的变化,并说明其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政治体制变革的不同之处。
(3)综合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意义。
2019-05-21更新 | 24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抗战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共在其领导下的地区实行的是苏维埃制度.苏维埃的全部权力“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

抗日战争的新环境对共产党统活区的政权建设提出了要求.1939年,《陕甘宁边区选举体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之区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正如陕甘宁边区政府一份文件所说:“统一战线模范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个阶级有利,对另一个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边区采取“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之投票选举制”,民众可以直接选出从市乡道边区的各级参议会议员。各级参议会再选出同级政府.中国共产党试图将边区的民主建设当作一种示范,以推动它一直所呼呼的全国范围的民主进程——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之-,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之”。

——王建朗、曾景忠《中国近代通史第九卷一抗日战争》

材料二   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总之:“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党管政府怎么管法,也需要总结经验。党政分开,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邓小平1986年6月28日讲话

材料四   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依法治国,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温家宝在2011年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苏维埃政权和陕甘宁边区政权在性质上的主要区别,归纳边区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简要分析此时中国共党推进民主建设的出发点。
(2)材料二中毛泽东所设想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在新中国建国之初的政治实践中有何体现?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共领导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和目标。
2019-03-25更新 | 26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材料一:明朝广东惠州、潮州民营冶铁达四十四处,“每山脚起炉,少则五六座,多则一二十座。每炉聚集二三百人,在山掘矿,煽铁取利。”“其焰烛天,黑浊之气,数十里不散。”“烧炭利市,烟焰熏天,在有之。每碳一出,沿溪接艇,不数年,群山尽赭。”“山林既尽,无以宿水,溪流渐涸,田里多荒。”早在万历、崇祯年间,政府对番禺的石砺山履行封禁。当地官员倡导人们植树造林,乡村基层组织、耆老乡绅以及各姓宗族的管理力量常常订立村规乡约,并把这些规定勒石竖碑让村民遵守,违者论处。但出于利益的原因,往往是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最终问题依旧,甚至愈演愈烈。

——摘编自《广东通志初稿》,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材料二:19738月,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确立了环境保护32字方针。198312月到19841月,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被确立为基本国策。1986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首次提出保护农村环境。截至2018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28部环保法律,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了3291件环保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如:《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农业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药管理条例》《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1976年,农林部设立环境保护小组,1979年升格为环境保护处。在此基础上,1987升格为能源环境保护局。19892月,该机构改名为农业部环保能源司,负责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部主管的农村能源工作。

——编自《中国环境年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出现“群山尽赭”“山林既尽”“田里多荒”的主要原因,并概括明朝乡村环境治理的主要特点和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乡村环境治理与明朝的主要不同之处。
(3)根据以上材料,简述你对乡村环境治理问题的看法。
2022-05-22更新 | 1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