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美苏“冷战” > 冷战的背景和原因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90 题号:12784669
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华盛顿发回长达8000字的电报:“苏联听不进理智的逻辑,但对武力的逻辑却十分敏感”,“美国要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清楚地表明它准备使用武力,这就几乎用不着真的动武”。这表明
A.美苏关系逐渐转向对抗B.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C.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D.马歇尔计划付诸实施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下面部分章节目录出自于《剑桥冷战史》据此可知,该书
A.将冷战置于更广阔的时空中考察B.忽视了美苏在冷战中的主导作用
C.认为冷战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D.对冷战起源的研究更加接近事实
2021-03-27更新 | 7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美国和苏联都想“领导世界”,他们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彼此冲突。但他们的一个共识是,在刚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必须避免美苏直接交战。据此,美苏
A.同盟合作关系延续和发展B.冷战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C.双方之间避免了对立冲突D.共同维护了世界和平稳定
2020-11-01更新 | 15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雅尔塔会议上,美苏领导人联手否决了立即讨论欧洲政治安排和东欧问题的议程,开始商量起联合国问题以及苏联参加对日战争的日程。这一议程的调整表明
A.欧洲不再成为美苏争夺的焦点B.亚洲成为战后世界格局的核心
C.美国和苏联实力强大D.成立联合国成为当时最迫切的事项
2022-05-14更新 | 5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