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商业的发展 > 明清的商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19 题号:12789727
清乾隆中期,直隶“植棉之地约居十之二三”,“每当棉花入市,远商翕集,肩摩踵错,居积者列肆以敛之,懋迁(贸易)者牵车以赴之,村落趁虚(集市)之人,莫不负挈纷如,售钱缗,易盐米,乐利匪在三农也。”这说明当地
A.棉花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B.地域性的商人群体非常活跃
C.集市贸易助推工商业市镇兴起D.棉花种植带动商品经济发展
【知识点】 明清的商业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清代苏州严氏之先“士商相杂”,时人归玄恭告诫子孙“……宜专力于商而勿为士。盖今之世,士之贱也,甚矣。”材料反映了
A.传统“四民”社会完全瓦解B.社会阶层垂直流动性明显增强
C.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社会结构D.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显著下降
2021-02-04更新 | 22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下表是明清江南部分市镇的记载,它反映了明清时期

乌青镇

各处大郡商客投行收买

濮院镇

客商来自闽广、两湖,北方各地

朱家角镇

京声标客往来不绝

罗店镇

镇上商贾凑集,大多徽商,贩卖棉布

A.商业发展依赖商帮B.长途区域贩运盛行
C.市镇主导经济发展D.全国形成统一市场
2020-12-16更新 | 21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明代中叶以后,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藏书楼,它们大多由地方官员提倡、当地士绅和富商进行捐资创建,除官府颁发赠送的儒家经典外还收藏小说等商业书籍,一些大型的藏书楼藏书数量甚至超过万卷。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藏书成为社会主要潮流B.政府对科举考试的重视
C.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发展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强
2020-06-13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