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的工业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46 题号:12823981
苏联 1926—1927 年秋季粮食收购情况表(单位∶ 普特)

上表中数据说明当时苏联
A.农业生产力的水平低下B.农村集体经济占主导
C.农村经济政策尚待调整D.农民拥护工业化建设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通过出口换回大量经济建设急需的物资,主要是生产资料、机器设备等,并与一些西方公司签订“技术援助合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力量和机器设备迅速建立起一批重点企业。这表明当时苏联
A.经济建设以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为主B.力图加快工业化建设的进程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2021-12-12更新 | 18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下图是苏联不同年份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表。由此可以判断出苏联
年份1917192219261939
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18%16%18%32%

A.新经济政策导致1922年城市人口下降
B.20世纪30年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发展
C.城市与农村的贫富差距正在不断被拉大
D.斯大林模式是正确的建设社会主义模式
2020-11-11更新 | 1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1927年10月,苏联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全会讨论了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规定发展速度为年增4%。在12月的第十五次党代表大会上又把年增长率提高为9%。斯大林对这一发展速度仍不满意,最后确定工业产量每年增加19%—20%。这反映出
A.高速度高积累的特征B.应对经济大危机的需要
C.对新经济政策的贯彻D.苏联加强对经济的控制
2021-04-28更新 | 1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