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史学研究 > 史学研究方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4 题号:1282398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儒家"六经"《书》《诗》《礼》《易》《乐》《春秋》形成于先秦。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提出,"六经皆史""一代之实录",拓宽了中国传统史料学范围。

材料一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诗经》

材料二   既克商二年,(武)王有疾,弗豫。二公曰∶"我其为王穆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壁秉珪,乃告太王、王季、文王。史(官)乃册……乃卜三龟,一习吉。启裔见书,乃并是吉。

——《书经》

材料三   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经》

材料四   楚国令尹恭贺楚惠王,"臣闻'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王有仁德,天之所奉也,病不为伤。"

——《春秋》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六经" 的史料价值,并概括先秦社会的政治特征。
【知识点】 史学研究方法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行政区划只到县级,因此有学者A提出明代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为“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的观点。学者B却提出“皇权下县”看法并收集了以下材料:

依据内容
《王阳明全集·申谕十家牌法》王阳明任赣南巡抚时的社会治理方式,“十家之内,但有争讼等事,……又每日各家照牌互相劝谕,务令讲信修睦,息讼罢争,日渐开导,如此则小民益知争斗之非,而词讼亦可简矣”。

太祖高皇帝圣旨碑

河南周口扶沟县考古发现明太祖高皇帝圣旨碑,碑文内容主要为:孝顺父母;尊敬上长;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圣谕图解》

河南道监察御史钟化民(1545-1596)作,内容大概可分四部分:①对六谕的解释;②与相应伦理匹配的一首歌;③一幅图;④对图的解说:王祥卧冰——孝顺父母;司马光侍兄——尊敬长上;陈寔遗盗——毋作非为等。
《明会典》卷九《吏部八·到任须知》地方官“到任之后……所属境内,或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节操显著,……未经旌表者,必须亲自体访的实,申请旌表,以励风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学者B是如何论证“皇权下县”的观点。
2024-01-31更新 | 3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企业纷纷编纂企业史志,展现企业文化,树立品牌形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十年(1745),贵州总督张广泗向朝廷奏请开修疏浚赤水河道以便川盐入黔。工程完工后,濒临赤水河的茅台镇“始通舟楫”,成为川盐入黔的四大口岸之一。运盐马帮和舟楫络绎不绝,形成了“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繁华局面,刺激了酿酒业的发展和酿酒技术的提高。嘉庆、道光年间,茅台镇上专门酿制回沙酱香茅台酒的烧房已有20余家,最有名的当数“偈盛酒号”和“大和烧房”,1840年,茅台地区白酒的产量已达170余吨,创下我国酿酒史上首屈一指的生产规模。“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茅台酒开始闻名天下,最终声望超过了盐业。

——摘编自汪中求《茅台是怎样酿成的》等

材料二   1939年,经济学家张肖梅主编的《贵州经济》中记载:“茅台酒之沿革及制造,在满清咸丰以前,有山西盐商某,来茅台地方,仿照汾酒制法,用小麦为曲药,以高粱为原料,酿造一种烧酒。后经陕西盐商宋某、毛某先后改良制法,以茅台为名,特称曰茅台酒。1947年,贵阳市市长何辑五在《十年来贵州经济建设》中,记叙了黔域发展的成就:“茅台酒为本省特产品之一,以其产地在仁怀县茅台村,因而得名。先是黔中业盐者多为秦晋商人,而茅台地方为川盐入黔集散之地,当时盐商由山西雇来酿酒技工仿汾酒酿造方法,设厂酿酒,用以自奉,并不外售。至咸丰年间因秦晋商人歇业还乡,即将所设盐号及茅台酒厂售与本省先贤华柽坞先生继续经营,仍沿用成义酒坊名称(俗称华茅),华娃得业迄今将近百年,产量既增,始以问世,此茅台酒之由来也”。

——摘编自王文清《汾酒源流·麯水清香》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部著作对茅台酒起源叙述的异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两部著作在史料引用方面存在的共同不足之处。
2023-04-09更新 | 32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口述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口述人口述内容
陈禹文1938年,我进入武汉空军第九总站工作,总站长熊产辉,我们同苏联空军并肩战斗。报到后,我们住进机场左边营房中,差不多天天有警报。我们来参加空军作战的,不能躲警报,只能站在作战一线,好在苏联派来了援华自愿军和我们一同作战。苏制飞机的性能很好,士兵士气也很高昂,他们是支援中国的飞虎队。他们比美国陈纳德的飞虎队更早来到中国,为保卫中国跟日军浴血长空。
吴梯生我和我老婆汪文英结婚是在1941年,在湖北秭归,就是现在的三峡电站所在地。那时候还在打日军,我们在前方结了婚。……婚礼是在战地进行的,很简单地结成了夫妻。我的家长不在那里,在平江,有个姓武的团长是湖南新化人,我们就请他主婚,证婚的人也是部队的首长。1945年后我们才生下第一个儿子。……19458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我被派往特派办任少校接收委员,这是我最大的军街。我们去的时候都到了920几日,从重庆坐飞机到上海,从上海到台湾……日军则老老实实低头敬礼,按指示把枪放在指定地方。我们中国军人到哪儿,他们都敬礼,等到我们过去才敢放下右手,可以说中国人威风凛凛。

——摘编自湖南图书馆编《湖南抗战老兵口述录》(下)


提取材料信息,并说明其对研究抗日战争的史料价值。
2021-03-17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