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6 题号:1288538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海军战略经过多次修订,内容充实。这些调整都是围绕“以海制陆”思想进行的。“以海制陆”是指利用拥有绝对优势的海军力量和全球性军事存在,从海上干预陆地事物,主导世界战略形势的发展。冷战后,美海军战略是在没有严重的战略对手威胁的情况下做出的调整,每隔三年都要发表一份“海军和睦战队态势报告”,既考虑军种问题、经济发展、地区形势和科学技术,也包括对威胁敌人和如何筹划海军力量的建设等。这些战略调整都照顾到了美国海军当前、近期和中远期的海军战备与作战,以及部队的建设与使用等因素,时间跨度达到15~25年。总之,美国海军战略的调整是其全球扩张的一部分,意图主导世界战略局势的发展。

——摘编自潘清卿、王云宪《试析美国海军战力中的“以海制陆”思想》


(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海军战略调整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调整海军战略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二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从紧张到缓和、从两极到多极的演变。即使在今天,世界多极化格局还在演进中,某同学以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作为自己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在查阅搜集资料过程中他发现,在课本中“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观点之外,竟然还有其他的观点。比如:其一,世界格局“无极论”,说目前世界上“缺乏出色领导国的现象”是一种“无极的世界”。其二,“多极化停滞论”。说“五极世界”中的日本、欧盟和俄罗斯都在向“中等强国沉沦”,而一大批中等强国正在加速崛起,因此得出结论“多极化停滞并转向G2化(G2:指美国和中国两个大国)”。

下面请帮各位同学解决两个问题:

(1)20世纪70年代以后有哪些实力国家或者集团冲击着两极格局?(任举两个例子)

(2)当今世界格局,①多极化趋势正逐步加强②世界格局“无极论”③“多极化停滞论”,到底哪种观点更接近当前国际格局现状?(请指出自己认同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2018-02-02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二战后至今,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三: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指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美苏两极在走向对峙的过程中,是通过哪些方式控制和支配别的国家或地区的?
(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的说法?结合所学阐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能否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为什么?
(4)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阶段简述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
2019-03-06更新 | 6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得寸进尺……大体上自1938年10月到1940年10月,国民政府决定以争取美国为主的外交方针形成,国民政府多次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援华要求,然而美国最高当局却没有很快作出对华贷款的决定……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签署了《同盟条约》,使法西斯侵略阵营与反法西斯阵营更加明朗化。战争也出现了新的情况,美国的处境到了危险的边缘。于是美国转向制日援华的轨道上来,国民政府争取美国建立庞大的援华体系。1940年11月,罗斯福三度连任美国总统后,即宣布对华提供1亿美元的贷款。1941年4月罗斯福签署了专门命令,批准美国志愿航空队援华,同时又批准4500万美元军火器材援助中国。7月日本占领印度支那后,美国退让已到了最后关头,决定采取不再退让的方针。罗斯福随即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存款,禁止所有石油运往日本。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结盟共同打击日本。

——摘编自谢本书《二战时期的中美友谊》

材料二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日同盟对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冷战期间,美日同盟是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桥头堡”。美国确立了对日本的单独占领,完全按照自己的价值体系对日本实行一系列民主改造计划……鉴于冷战的国际形势,日本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把国家的工作重心完全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接受了“美主日从”的美日同盟,确立了“以美日关系为基石”的外交与安全政策……日本首相中曾根1983年初访美时对里根总统说,“美日两国是命运的共同体”“日本列岛可以起到不沉的航空母舰的作用,积极支持和配合美国在亚洲的战略政策。”在冷战的背景下,日美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需求,结成军事同盟关系。日本在美国的核保护下,为自身的生存和安全赢得了发展空间,客观上促进了美日同盟关系得到实质性发展。

——摘编自龙本宁《二战后的美日关系》

材料三   “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目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0年国情咨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中美日三国关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美日三国关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
2018-05-01更新 | 1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