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经济体制改革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0 题号:12893276
推动下图中农民纯收入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效实施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D.对外开放外资的大量引进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两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两个时期改变组织的方式分别是
A.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8-07-07更新 | 31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据此可知,土地承包流转
A.减少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B.改变了土地所有权的属性
C.降低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D.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2022-04-15更新 | 1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据统计,从1984年到1988年,乡镇企业的总产值从1 709. 89亿元增加到6 495. 66亿元;企业个数从606.52万个增加到1888.16万个。这说明当时我国
A.家庭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C.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D.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020-07-01更新 | 1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