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的工业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9 题号:12893279
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指出: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只要发展了重工业就是实现了工业化。至于轻工业、农业都是次要的、从属的、为发展重工业效力的部门,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可以不予顾及。这一认识
A.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探索
C.造成苏联农业轻工业的长期落后D.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图“苏联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目标与 1938—1940 年的实现情况(增长,百分比)”。据此可知(       
A.苏德战争爆发降低了工业劳动生产率
B.计划经济建设中存在高指标现象
C.重工业发展迅速的同时经济结构失衡
D.斯大林体制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2020-03-10更新 | 50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1928年7月,苏联以人民委员会的名文提出“活跃租让政策"口号,给予优惠,并在报刊上登出在矿业、加工工业、农业和土壤改良、建筑和住宅架设方面的租让意向计划。此举意在
A.开始撞行新经济政策B.改革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积极应对经济大危机冲击D.激活社会经济发展资源
2020-08-25更新 | 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大……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竞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的意图是
A.肯定农业、农民在工业化进程的牺牲
B.揭示苏联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弊端
C.指出斯大林模式在工业化方而的贡献
D.强调苏联小农经济占主导的事实
2021-09-01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