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7 题号:1290835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尔干半岛以其联结欧亚大陆和扼制两河六海而成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区。故从罗马帝国开始,该半岛就处于欧亚大陆诸帝国的交相争夺之下。从十四世纪奥斯曼染指该半岛后,奥匈帝国、沙俄帝国和其他西方列强便纷纷加入对该半岛的争夺之中。在诸帝国意想争夺的过程中,该半岛不仅受到民族大迁徙的影响而造成了民族成分复杂性(仅南斯拉夫的主体民族就有6个……而非主体民族则更多),而且也在不同宗教的影响下形成了天主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交汇区。……帝国有机可乘,染指其间,不断挑起和利用民族与宗教矛盾,……以此来分化该半岛各民族在反抗帝国统治斗争中联合。

——都时远《帝国霸权与巴尔干火药捅》

材料二   


挥舞着协定称: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着眼泪“欢迎”德军。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巴尔干成为“多事之地”的原因。结合所学,举出该地“多事”的具体事例两例。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的对德政策。分析《慕尼黑协定》产生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材料   1939 ,随着纳粹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世界大战的危险再一次临近。为遏制德国的侵略野心,英、法、苏三国从3月起就成立反德联盟进行协商。经过一系列的准备,821,根据苏联政府的建议,三国军事代表团在莫斯科举行会谈。苏联政府对本次会谈高度重视,派出了享有谈判和签订协定的全权代表参与,并承诺了对德作战的武装力量。但英法只派出了一些次要人物参加,且迟迟不愿对苏联及其周边国家做出安全保证。在战时苏军穿越波兰、罗马尼亚领土等原则问题上,双方互不相让,使谈判陷入了僵局。德国趁机加快拉拢苏联的步伐。与跟英法谈判陷入僵局相比,苏德关系进展神速,823日达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国基本达成中立苏联、孤立波兰、破坏莫斯科谈判的目标。9,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拉开序幕。

——摘编自梁军《1939年的英法苏莫斯科谈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莫斯科谈判破裂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莫斯科谈判破裂的影响。
2021-05-05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认识法西斯主义的危害,避免历史悲剧重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的经济惩罚转嫁到了德国人民身上。成千上万从前线回来的军官们流落街头,他们不时怀念着帝国往日的荣光,钢盔团前线战士同盟等右翼武装团体,得到了国防军部的津贴。之后,经济危机使国内矛盾日益尖锐,而当时的德国政府对此束手无策。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正是利用了上述情势,乘机兴风作浪。

——摘编自黄玉章等《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据材料,分析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主要原因。
2022-05-26更新 | 3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由于原来俄国属于协约国一方而与同盟国处于交战状态,为了退出战争,新成立不久的苏俄政府在提出的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的德国进行和平谈判。1917年12月,谈判在布列斯特开始,德国代表团长提出了掠夺性条件,要求占有被德军占领的大片俄国西部领土。1918年2月,德军终止谈判,占领大片土地,逼近彼得格勒。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苏俄中央委员会举行了的紧急会议。会上,列宁的主涨被以6:7的票数否决。随后,中央又连夜开会,经过激烈的争论,托洛茨基转而支持列宁,会议结果以7票赞成、5票反对、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列宁的提案。苏俄政府连夜通知德国方面,同意签约。

材料二《罗迦诺公约》草签后,欧洲一片欢腾,法国外长白里安说:“和平终于到来了。”德国外长斯特莱斯曼称,公约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两个条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德国从两则条约中的获利之处。

2018-02-02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