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巩固 > 1787年宪法 > 1787年宪法的背景、内容和原则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12956758
人文精神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摘自叶廷芳《十八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借古喻今”的含义及这样做的原因。

材料二   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约束政府的行为。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的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


(2)材料二中“精巧的制度安排”指的是美国的哪些政治制度么?这些制度体现了启蒙运动的那些思想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政治妥协是一种极高的政治智慧,东西方近代民主宪政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皆蕴含着深刻的妥协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的妥协因素……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二 宪法的缔造者们真正有分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权利融入联邦权力,以及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如果国民按人数或按选区选举,人口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压制。如果是按州而不是人数选举代表,则永不能获致必要的联合,旧邦联的所有弊端将永远保留下去。   

   ——摘编自【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

材料三 通过民族、政治和权力这三大妥协,辛亥革命以较小的代价和低烈度的震荡,推翻了至清朝垂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较为顺利地达到了“不流血而贯彻共和之目的”制度变革的目标。但这决不意味着是无原则的和平妥协。考察辛亥革命的历史,显然,妥协之所以成立,一方面是卷入革命的各种政治势力发挥了政治智慧,另一方面更是因为革命的共和底线确立及其大势所趋所逼。国家没有陷入民族战争、领土分裂的局面。

——摘编自薛恒《辛亥革命中的三大妥协及其历史遗产》


(1) 据材料一分析英国建立宪政制度的条件。
(2) 据材料二,“宪法的缔造者们”想要解决什么问题?结合1787年宪法内容,指出他们是如何通过妥协解决这些问题的?
(3) 据材料三,分析辛亥革命中妥协策略成功的原因及影响。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妥协的看法。
2021-06-11更新 | 11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战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战国时代晚期,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也已有了中央与地方的分层管理。秦始皇统一中国,将秦国已实行的制度施行于全国,汉承秦制,大体未改,但是经过三四代的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

——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三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在中国实施的共和政治,是除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外还有考选权和纠察权的五权分立的共和制政治。”

——《孙中山全集》第1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帝国政治制度的特征。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原则的目的或作用。
(3)结合材料三说明孙中山对“三权分立”学说是如何发展的。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2018-12-16更新 | 6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人有这样的观念:一方面,公民个人参与政治的权利非常充分;另一方面,个人的权利必须建立在对共同利益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之下……如果某一个人威胁到甚至伤害到共同体的利益,那么,这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就不复存在了,个人的利益是从属于共同体利益的。

——《黄洋谈雅典民主与西方民主传统》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与此同时,美国还找到了妥善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权力划分,保证了中央政府权力的强大。总之,美国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创立了美妙的联邦共和体制。

——摘编自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并指出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相对于雅典民主制度,美国民主制度的新变化,并概括政治制度文明发展和演进的基本特征。
2019-12-21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