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9 题号:1298734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大力推广蚕桑、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同时,实行货币地租,明万历年间,全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实现赋役货币化。据统计,至万历末年,御用消费、土木工程、官俸支出等项目均已折银,北方各边的年例银也增至每年近500万两。晚明时期,在扬州业盐的秦、晋、徽三希商人,资本总计不下3000万两,“藏锥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并出现了从事羊毛生产和经营蔬菜副食品生产等类型的专业市镇。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在万历二十四年出现了“张位秉政,前卫千户仲春请开矿,位不能止''的现象,朝廷向各地派遣矿监税使对工商业者大肆掠夺,严重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晚明全方位的社会转型在清代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摘编自王潜《晚明经济因素与晚明社会变迁初探》

材料二   自晚清以来,由于受到西潮的影响和冲击,工商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江南士绅中,一部分转化为新式的近代知识分子,一部分因经营丝织业而成为巨富,甚至出现“绅商”并称的现象,比如,清末南浔庞氏家族以经营蚕丝发家,发展为南浔“四象”之一。1916年,由江南丝业公会董事梅屐中等发起,仿上海的商业组织,成立的镇商会等商业组织,后经北京政府农商部批准,发展为包括南浔镇商会、丝业同业公会、酱酒业同业公会等机构的专门商业组织。民国以来,江南地区甚至还出现了贫儿教养院、育婴堂、承济善堂、老人堂、游民习艺所等慈善机构,但近代江南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仅是局部的缓慢变迁,并未出现根本性的社会转型。

——摘编自良友兴《从传统走向现代:一个江南市镇社会结构在近代的嬗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明时期江南经济变迁的表现及制约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时期江南经济变迁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晚明及近代江南经济变迁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概从公元200年到500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摘编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二   江南……自元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

——摘编自《宋书》

材料三   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四   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政治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进一步确立了郡县制的主体地位,汉武帝时创立和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

——摘编自杜庆余《论国家制度建设与汉代兴衰的关系》

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后来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

                                                                                                                ——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得照抄材料)并指出江南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的影响。
(3)阅读材料三,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的办法”。列举唐朝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至少两例)。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汉初和唐初制度建设的共同点。
2023-11-20更新 | 1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从事工商)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妻子收为官家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赋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1)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经济现象?请说明江南地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至少列举3点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至少列举3项措施)
2021-12-01更新 | 8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材料二:入宋以后,南方地区的士人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唐宋八大家中的宋朝文坛领军人物,大都是南方的面孔了。
——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三:图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通商口岸分布图

材料四:1953—1959年沿海和内地基本建设投资

——董志凯《20世纪50年代基本建设投资的前提和结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段材料反映了什么情况?这一情况与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是否有联系,简要说明理由?
(2)材料三中,通商口岸分布有何特点?简要分析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
(3)材料四反映了195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特点是什么,简要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
(4)1980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最先采取了什么方式,首先从哪些省份开始?简要分析中国实行开放政策的原因。
2016-11-18更新 | 2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