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两次鸦片战争 > 第一次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4 题号:13015224
1841年,道光帝下诏沿海各省“因地制宜,仿造船炮”。他听说广东新造有火轮船,即谕令将火轮船“绘图呈进”。由于火轮船须募夷匠制造而价格高昂,且初成时尚“不甚灵便”,道光帝以火轮船“不适用”为由,下诏“毋庸雇觅夷匠制造,亦毋庸购买”。这反映了
A.天朝上国的观念仍占主导地位B.统治者对近代科技认识肤浅
C.清廷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坚定D.战局进展推动中国思想启蒙
2021·四川·三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否定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C.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D.为英国的殖民侵略寻找原因借口
2020-04-14更新 | 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鸦片战争前,中国知识界说到美国的国家元首,很自然的用“头人”“酋长”一类的字眼;鸦片战争后,发现无论用“酋”还是用“皇帝”都名不符实,于是音译了“伯理玺天德”,意译了“总统”来指称美国元首。这说明
A.知识界抛弃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B.知识界对美国的认识有所加深
C.美国总统制得到国人普遍认同
D.向西方学习进入主动选择阶段
2019-10-11更新 | 8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840年12月,琦善照会英方:“其书写禀帖(下级呈上级文书)、谕贴(上级给下级的手令)者,本系历久成规,……今既据请存体面,虽系体制攸关,然称谕者,不见增荣;称禀者,不见受辱。即不用禀谕,亦尚可行。”这体现了
A.清朝统治者完全放弃天朝上国心态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鸦片战争爆发后仍严格使用“禀谕”格式
D.清政府长期奏行的外交文书范式有了改变
2017-07-26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