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 改革开放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13024558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1957年的45%,机器制造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5.2%提高到1957年的9.5%。下表所示为各种工业成分所占的比重情况(%):

社会主义工业国家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工业(资产销售部分)
公私合营加工订货
1949年34.72.07.555.8
1950年45.32.914.936.9
1951年45.94.021.428.7
1952年56.05.021.917.1
1953年57.55.722.814.0
1954年62.812.319.65.3
1955年67.716.113.23.0
1956年67.532.5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稿》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演进的因素开始由单一因素转变为多元因素。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促进了以个体工业与私营工业为主的非公有制工业的发展,“三资”工业产值所占的比重也不断提高。工业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重工业稳步增长的同时,轻工业整体上也有较大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旧的工业产业结构,并形成了新的产业结构,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广泛兴起。

——摘编自任保平《新中国60年工业化的演进及其现代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领域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并分析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有利因素。
【知识点】 改革开放进程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口过渡理论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人口政策大事记

①1980年9月,党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②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

③199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

④2011年11月,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

⑤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⑥2015年12月27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图示,描述并解释人口过渡理论。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归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政策的特点。评析中国人口政策发展的历史意义。
2019-05-05更新 | 9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初的孙中山民主思想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孙中山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自总统以下,各级官吏都是公仆,凡共和宪法国家,左右统治权力者常为多数之国民。”

材料二孙中山在1903年致友人的信中写道:“欧美之富者可敌国,贫者无立锥之地,演此悬绝之惨景,它日必有大冲突。”为此他在国民党一大上提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财源弄到平均,所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

材料三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住房保障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初级民生保障体系。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高频率出台了《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民生建设的政策。

——《瞭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后来在其政治实践中又是怎样落实的?突出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孙中山看到了欧美社会的什么弊端?为解决这一不足,他提出了怎样的设想?这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品质?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与材料2相比,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阶段?

2017-12-24更新 | 3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以安徽为源头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迅速拓展至全国广大农村的每个角落。同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发展生产力要求的所有制关系。1979年4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针对改革开放起步的势头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形,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这是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次对经济建设做出重大决策,也是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次根本转变。

——摘编自张佳雨、陶景霞《试论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大复苏》

材料二   1991年2月,邓小平在上海听取浦东开发规划汇报时就曾表示,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在一年后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再次强调:“上海要树立‘后来居上’的指导思想,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发展起点更高一点,搞得更好一点,更现代化一点。”南方谈话吹散了人们思想上的迷雾,成为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1992年1月,邓小平视察深圳时肯定了深圳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并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摘编自严圣禾、党文婷等《南方谈话: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探索经济改革的新途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
2023-09-02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