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两次鸦片战争 > 第一次鸦片战争 > 《南京条约》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3 题号:13052704
有学者在评价近代不平等条约时指出:“建立在这种不平等基础上的贸易,只能是以牺牲中国经济利益为前提的畸形发展的殖民地贸易。”下列各项中,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条约内容是(  )
A.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B.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C.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D.立为通商口岸,以便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时空意识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下列两幅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下列从通商口岸变迁中提取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①该变迁发生于两次鸦片战争时期
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③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④中国贸易主权一步步遭到了严重破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8-11-13更新 | 2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
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C.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D.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2021-10-27更新 | 99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英国军官利洛参与了《南京条约》的签署,他在日记中写道:“在欧洲,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中国的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很容易看出来,他们焦虑的只是一个问题,我们赶紧离开。”据此判断,当时
A.英国忽略了关键问题B.政府官员缺乏近代外交理念
C.中英双方相互有让步D.清廷极力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2021-07-11更新 | 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