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60 题号:13075666
冯友兰先生在《“五四”前的北大和“五四”后的清华》中指出,当时的北大,就文科方面说,所讲的虽不是应科举考试的“举世”那一套,但多数学生思想仍停留在科举时代,还是以学校毕业作为博取功名利禄的手段。这一现象反映了
A.“五四”前的北大以培养政治人才为主B.北大学生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
C.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艰难D.北大学生渴望回到科举时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有专家指出,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对于祖宗的文化遗产,无破坏之罪而有发扬之功。他引导了一批年青学者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顾颉刚等史学巨擘就是在他直接影响下破土而出的。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在当时
A.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否定过多
B.传播了新思想促进了思想启蒙
C.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D.推动了近代史学的产生发展
2017-12-15更新 | 7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影视剧《觉醒年代》中说道:(1920年)“新青年和陈独秀虽然都回来了,但是已经不是原来的《新青年》和陈独秀了。他们都将在此,获得新生。”新青年之“新生”是
A.高扬民主科学B.提倡文学革命
C.开始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D.成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公开理论刊物
2022-05-19更新 | 19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经济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显示了
A.国民权利和自由得到法律保障B.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D.革命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2016-11-27更新 | 13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