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 明末清初思想家 > 黄宗羲的思想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3 题号:1313107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卷四十)

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评价?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
(4)材料四作者有哪些新的思考?这些认识产生的根源何在?
(5)结合材料分析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为何能一直保持正统地位?
【知识点】 黄宗羲的思想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躁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材料二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古者君之待臣也,臣拜,君必答拜。秦汉以后,废而不讲。然丞相进,天子御坐为起,在舆为下。宰相既罢,天子更无与为礼者矣,遂谓百官之设。所以事我,能事我者我贤之,不能事我者我否之。设官之意既论,尚能得作君之意乎?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

——《明夷待访录·置相》


(1)明太祖与黄宗羲在废宰相问题上的观点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明太祖所阐述的废除宰相的理由充分吗?为什么?黄宗羲是从哪些角度来批评废宰相之举的?
2021-01-24更新 | 14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民生问题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纵观民生问题的各种看法,有利于以史为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孟子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完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孟子·离娄篇》

材料二   商贾贸负贩之不可缺也,……夫唯通市以无所隐,而视敌国之民犹吾民,敌国之财皆吾财也。……利于国,惠于民,择术之智,仁亦存焉。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三   仆之素志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而在社会主义为归宿,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

——孙中山(1924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孟子的治国之道是什么?体现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2)材料二体现了黄宗羲的什么观点?根据材料二概括其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孙中山认为应如何实现民生主义?
(4)综上所述,你认为实现民生幸福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2016-12-12更新 | 44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卢梭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乱治,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材料二   人生来平等,这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卢梭是一场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这场运动的核心是什么?
(3)试从社会转型角度来阐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和欧洲启蒙运动分别产生的影响。
2021-04-12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