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福利国家的出现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4 题号:1315253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十五六世纪,英国圈地运动兴起,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流民和乞丐。为了对付由此引起的农民反抗斗争,1601年,英国颁布了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济贫法《伊丽莎白济贫法》,对贫民提供不同方式的政府救济……1834年议会通过《济贫法(修正案)》,规定在济贫院,受救济者必须劳动才能得到生活必需品,史称新济贫法。该法公布实施的时候,正是英国北方工业陷入不景气的时候,工人们大量失业,生活陷入困顿。

材料二   19487月,英国国会先后通过家庭补助法、国民保险法、工业伤害保险法、国民健康服务法和国民救助法等五大法案,加上此前已颁行的国民住宅法、劳动交换法、职业训练法等,构成世界上堪称楷模的社会安全制度。1948年,英国向世人宣布,它已建成福利国家,基本实现了最低原则普遍原则,即保障全体国民的生活不低于维持生存的最低限度,社会保障惠及全体国民。随着福利国家的建立,传统济贫法也走到了终点。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梁发芾《英国:从济贫法到福利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01年《济贫法》和1834年《济贫法》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现代福利制度确立的特点,并对“福利国家”简要评价。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 20世纪50-60年代,英国老龄社会政策的主导方向是由国家来解决老年人的住养问题。从50年代初,英国政府将“住院式照顾”作为社会养老的主要根式,即政府兴办大型福利院,同时雇用大批工作人员对无依无靠老年人和残疾人实施住院式集中照顾。虽然校好地解决了被照顾者的日常生活需要,但由于使他们脱高了长期生活的社区,精神生活难以得到满足,引起了某些人权主又者批评。从50年代后期开始,英国政府逐渐改变这种住院式照顾方式,推行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到了70年代,社区照顾在英国已相当普及。20世纪80年代,英国遵循社会福利社会化、多元化的原则,在社会福利服务领域建立“准市场化”机制,政府尽量减少扮演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而让私管部门充当直接的服务提供者,通过私营化和市场化将福利国家改造为福利社会。1990年,《全民健康与社区照料法囊》正式颁布,意味着社区照料以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的姿态公之于众。

——摘编自卫大可《英国老龄政策发展及机构养老服务转型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英国养老服务模式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英国养老服务模式变化的原因。
2020-06-20更新 | 21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其具体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是在当社会变迁历史进程中出现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社会发生激烈的变化、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时候所出现的社会整体性变动”

——《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材料的观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18—19世纪的欧美各国、中国近代百年的变迁都属于社会转型期。请从各个时期经济、政治方面的变化归纳导致以上社会转型的共同因素。
(2)近代百年,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做出了不懈努力。其中在政治领域对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是什么?简要说明它在推动中国社会转型方面的意义。
(3)有人认为:“社会转型期一般是‘黄金发展期’,但也容易变成‘矛盾凸现期’。”转型时期的“矛盾凸现”往往是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社会贫富悬殊扩大所至。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机制是什么?请简要评价。
(4)如果从城市化的角度来观察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亦有“黄金发展”或“矛盾凸现”,的双重表现。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2016-11-18更新 | 61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促使政府负担社会福利责任的步伐加快了。……然而这类社会计划一旦建立起来,就很少被取消——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曾致力于这样做。不过,政府致力于提升社会福利并没有终止持续出现的社会问题。——(美)理查德

——E.苏里文等著《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由于高福利是以高税收为前提条件的,“福利国家”政策的长期实行必然与经济发展的效率发生矛盾。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负担,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下降,产品竞争能力不强,中产阶级日益削弱,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些在欧美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被称作难以治愈的“瑞典病”,它是一种由“福利国家”政策而引发的现代社会病。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福利资本主义制度在左与右的意识形态的两端徘徊……左派坚持传统福利模式的运行逻辑,发挥“福利国家”社会安全网的正功能,不断提升福利水平,强化国家在福利提供中的主体责任,实施普遍福利,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充分就业与社会平等;而右派……主张削减福利、降低税率,强化个人责任,严格界定福利资格,实施最小化福利,依靠市场促进就业与社会福祉。

——刘建峨《当代福利资本主义的危机、矛盾与政策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方福利制度加快发展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西方‘福利国家’的矛盾及启示”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00字左右)
2019-05-21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