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1319920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新的生产方式的形成,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日益崩溃,出现了大批失业手工业者、码头运输工人和破产农民,他们被迫离开家庭,聚集城市,构成中国近代第一批产业后备军……在人们交往日甚、风气渐开的情况下,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由曾经的血缘或亲缘组织向近似业缘性组织的转化,进而导致家庭纽带日益松弛,传统的大家庭逐渐涣散。

——摘编自张淑红《近代中国家庭嬗变原因全议》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深刻的社会经济变迁重新刻画了中国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形貌,国家政府也通过人口和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直接参与了家庭活动,成为家庭变迁的巨大推力。中国家庭变迁与快速的人口转变同步,并内嵌于社会转型的进程之中。现代家庭政策迫切需要在尊重传统及把握趋势的基础上,重构我国现有家庭政策体系,支持和引导现代家庭发展。

——摘编自彭希哲《当代中国家庭变迁和家庭政策重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家庭组织变迁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家庭政策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清两朝……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发生了直接贸易关系。清代进出口的商品数量不断增加,且种类繁多,因而贸易商品流通值呈直线上升。但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总的趋势是内向保守的,以禁为主,并从未间断,有的时期还出现了重大发展。据统计,在鸦片战争前的中西贸易活动中,西方诸国都表现了偏重中国物品的倾向,使中国常常处于贸易的出超地位。

——摘编自张增香《试论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色》

材料二   近代中国各年份进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

年份出口商品进口商品
原料半制品制成品生产资料消费资料
189315.628.555.98.491.6
191039.82535.217.682.4
192040.121.139.428.571.5
193049.715.734.626.973.1
193648.312.339.544.555.5

——改编自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020-07-17更新 | 6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题干,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摘自茅盾《春蚕》

材料二夫计划之确切,组织之严密,技术之专精,会计之优良,以及一切管理之科学化,因为经营工业应备诸条件。然此仅能指环境优越而一时便利之某一地,或某一业而言,或指资本雄厚之某一工厂或某一公司而言。若估量整个民族工业,则其先决问题又当别论。于此吾人应特加注意者,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纱业与缫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摘自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老通宝所处时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陈翰笙对“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的认识。

2017-07-08更新 | 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7-1945年,这一时期战争使中国出现了三种不同经济制度相互较量的局面——日战区的殖民地经济、国统区的官僚资本主义加农村封建主义、抗日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经济。这三种经济制度一方面都受战争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也由于各自的本质区别决定了各自的前途。

——陈争平、龙登高《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请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论证“由于各自的本质区别决定了各自的前途”这一观点。(要求:条理清晰,论从史出)

2018-05-05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