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新经济政策 >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和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6 题号:13245822
苏维埃政权的高层决策者们凭着历史的惯性,想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下去。1921年,苏俄全国发生饥荒,千万人在挨饿。无产阶级和农民的利益发生激烈冲突,为反对无偿的粮食征收,农民拿起了武器,进行反抗。列宁看到危机严重性,及时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这表明实施新经济政策主要是为了
A.缓和社会矛盾巩固苏维埃政权
B.缓解国内危机保证前线胜利
C.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调动革命积极性
D.缓和工农矛盾加速工业化建设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瞿秋白曾作为记者于1920年8月访问苏俄,其后他在《赤都心史》中写道:“实际上‘粮食均配法’,收取农民出产物之全量,为近时西伯利亚以及其余各处农民反抗的真因--这种风潮,我们到莫斯科时已经很甚。”为解决这一问题,苏俄推行的政策是
A.改收粮食税
B.农业集体化
C.余粮收集制
D.大规模垦荒
2019-05-12更新 | 5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明确提出:“重新审查和修正关于投机倒把活动的一切法令。这样才能做到把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的,而且为我们所必需的资本主义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据此判断,列宁
A.积极实施新经济政策B.将大小企业一律收归国有
C.主张集中人力、物力保障战时需要D.以计划经济形式改造资本主义制度
2020-08-01更新 | 4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20年苏俄奥格涅茨省的一位农民在信中写道,“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收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针对这一状况,苏维埃政府
A.将所有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B.由国家统一分配生活必需品
C.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D.在农村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2017-07-06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