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商业的发展 > 明清的商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72 题号:13298947
长江三角洲曾是主要的产粮区,但自明朝中期以来因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而逐渐成为主要的粮食输入地。据统计,明朝末年上海县的棉花种植面积约占全部耕地面积的50%,太仓州约占70%,嘉定县约占90%。这主要反映了
A.古代经济发展地域的不平衡性
B.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种植结构的变化
【知识点】 明清的商业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徽商最早经营的是茶叶、木材等山货和粮食,明朝成化年间,徽商获得政府许可,相维打入盐业领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经营范围、人数、资本等都居全国的首位。这说明当时
A.商品贸易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农产品进入到商品流通领域
C.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D.商人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2017-11-23更新 | 1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明中叶以后,福建航运业中出现“富家征货,固得捆载归来;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现象;明代福建墟市遍布各地农村,而且形成网络:民风由俭朴向奢侈转变。这主要反映出明朝福建
A.攀比风气比较严重B.农村经济的繁荣
C.出现雇佣劳动关系D.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2-04-04更新 | 1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扬州发展成为工商市镇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观念
C.扬州吸引大量人口集聚
D.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2019-06-04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